第243章

他呆呆地看着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觉心底针扎一样疼——这时候他才明白秦霖的病是怎么回事——为了漠西的繁荣,她耗去了女人最珍贵的岁月。

至于李敬文的功劳,直接被他忽略不计。

男人为国捐躯都是应该的!

小葱看着皇帝挑眉一笑,似乎对他的反应很满意,道:“皇上还认得微臣吗?”

若这副形象他还能情深不悔,本将军发誓:那个…等下辈子,等下辈子一定嫁他!

英武帝迅速被她挑起怒火,心想她不会是因为他才故意不顾惜容颜的吧?手下那么多人。又不用亲自牧马放羊、种树种地,怎能把自己弄成这副样子!

心里想着,嘴里咬牙道:“张灵儿,你好计谋!怎不干脆在脸上划几刀呢?那样不是破坏得更彻底?”

小葱一愣,接着就明白皇上误会了。

笑道:“皇上,微臣是将军!皇上见过哪个将军养得细皮白肉的?若真是那样。皇上该忧心了。再说——”她意味深长地对他闪闪眼睛道——“十四年了,微臣老了,大儿子都娶媳妇了呢!”

英武帝愕然,望着她说不出话来。

她老了,他也老了!

述职完毕,不等英武帝发话,小葱主动恳求留在京都。

英武帝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命她掌管军医院。

看看她脸,终究没再多嘴。只命他去看皇后和张贵妃。

二人看见玄武将军这样,也吓一跳,赐了许多养颜药,张贵妃更是对着大姐姐伤心地掉泪。

十二皇子秦晔闻听女将军回朝,风一般卷了过来,当即就要跟小葱去李家玩。

小葱虽然对他劣迹有所耳闻,却还是不太了解详细情形,因此在秦晔得了英武帝允准后。便带他回府去了。

这一去可就麻烦了,还不到晚上。就把将军府闹得鸡飞狗跳。李家的孩子在草原放养长大的,哥儿姐儿都不是省油的灯,偏偏面对的是皇子,连句重话都不能说,别提多憋屈了。

小葱命人送他回宫,秦晔死活不肯。

随的太监又说。皇上交代了,不可拘了十二皇子,都是亲戚,就让十二皇子在将军府多玩几天吧;又暗示说,太子也特别宠爱这个弟弟。叫别管严了。

这下小葱品出味来了。

才半日工夫,她已经见识到这小子的顽劣了,问起书字,除了会背些诗文,别的一概不能,不禁勃然大怒——

皇上和太子这是把他当纨绔养呢!

什么用意还用想吗!

只是这孩子长大了照样惹事,惹出了事带累的将是几大家族!

想通后,她喝命几个小儿女:“给我狠揍他!叫他开开眼!”

两小太监见李家十岁以下的孩子跟饿狼似的朝秦晔扑过去,惊得魂飞魄散,跪倒在地,尖叫道:“将军不可!将军手下留情啊!”

秦晔虽顽劣,却聪明,大喊道:“敢对本皇子无礼,让父皇灭你九族。”

小苞谷“啪”一拍桌子,喝道:“只管灭!别忘了你母妃跟本将军是姐妹。”

秦晔结结实实挨了自出生以来第一顿打。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小苞谷也早看他不顺眼,逮着机会也教训了他几次,弄得他都不敢上玄武王府了。

英武帝听说儿子被打,惊得合不拢嘴。

宣小葱去问,小葱冷笑道:“皇上何必让他生出来?”

英武帝听了愠怒,喝道:“大胆!”

喝完气闷不已:她可不就是一向大胆么,自己从没敢把她怎么样。

见小葱低头不语,英武帝又道:“爱卿别胡乱猜测。朕不是不想管他,朕是管不住!爱卿若能管好了,随爱卿处置,只别打死了他!”

小葱杀气腾腾地抱拳道:“微臣遵命!”

英武帝望着她决然而去的背影,不禁替儿子担心起来,十分后悔刚才的话。

可惜,小葱也没能管好秦晔,依然是无法无天。

好歹还是有些改变的。小葱联合玄武王府和白虎王府,给秦晔定下一条:若是不把她规定的文武功课完成,便不许他上门,也不许三家的孩子理他。

秦晔丝毫不在乎,反而暗喜

其实他聪明着呢,那些书不敢说过目不忘,学一遍也就差不多记住了,因此才不耐烦去文华殿跟师傅学。经与玄武将军达成协议,虽然还是顽劣,但学业却跟上来了,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玩,还不被排斥,也不会挨打。

英武帝听后“啧啧”称奇。

谁知秦晔长了学问,心眼也更多,闯了祸也更大了。真真叫人头疼。

英武十六年三月,皇后娘娘病重,垂危之际向英武帝道:“皇上,臣妾要去了。臣妾没有让皇上失望,替皇上护住了张贵妃…”

英武帝浑身一震,捧起皇后的手道:“朕知道。皇后是朕永远的皇后!”

皇后望着眼前威武的帝王。静静流下泪水。

都说帝王无情,可是,他终于爱上张贵妃了。

自从第一次宠幸她,后来从不在凤华宫留宿。所有人都以为皇上防着张家,故意冷落张贵妃,只有她心里明镜似的。

张贵妃在皇宫这样的地方呆了十几年,居然还跟进宫时一样天真纯善,真是奇迹!

他把她保护的很好!

她从未对张贵妃动过恶念,反一力袒护她。

她为的是太子。

“皇上。臣妾…没有别念,只放不下太子。太子…虽然有些才智,与皇上相比,却少了历练。臣妾恳请皇上,对旷儿严加督导,切莫放弃他!”

英武帝连连点头,安慰道:“皇后放心,旷儿是大靖太子。这一点谁也别想改变。”

皇后就欣慰地笑了。

接着,她要求见玄武将军和张贵妃。

英武帝只顿了一下。随即就命人传。

小葱赶来,皇后已经快不行了。

但是,她看见小葱,居然爆发出力气,说话顺溜起来。

命所有人都退下后,才对小葱道:“英武元年选妃后。皇上来跟本宫说,他念张贵妃年幼,要过三五年再与她圆房,命本宫照拂张贵妃,不要被人害了。”说着看向绿菠。“本宫没有辜负皇上重托。将军看,张妹妹还跟刚进宫一样呢。”

小葱听了大震,绿菠则流泪道:“谢皇后娘娘…”

小葱盯着皇后,轻声道:“微臣谢皇后娘娘隆恩。张家和郑家也不会忘记的。”

皇后微笑道:“这是皇上嘱托,不敢当将军谢。本宫宣将军来,有个请求。”

小葱忙道:“皇后娘娘请吩咐。”

皇后慢慢调转目光,望着床顶,轻声道:“若有一天…万一…有不测,请将军看在本宫面上,救太子性命!”

小葱大惊,和绿菠跪在床前,坚声道:“请皇后娘娘放心,张家绝不会有二心!”

皇后静静地笑,微声道:“本宫是说,万…一…”

英武十六年三月五日晚戌时正,大靖皇后归天,自此后宫由张贵妃掌管。

十二皇子秦晔更加嚣张不羁了。

英武十八年五月,靖海大将军张兑从海外归来,在京城住了两个月,再出海时,年仅十三岁的秦晔偷偷跟去了。

英武帝大发雷霆,将太子叫来臭骂了一顿。

他觉得,没有太子相帮,秦晔断不能出逃的这么顺利。

秦旷不敢辩,只碰头劝父皇道:“十二弟这样顽劣,不如让他去外面闯荡一番,或能历练出来也不一定。”

英武帝紧盯着他,阴沉沉地问:“你这么怕他?把他弄走了,你安心了?”

秦旷惊颤不已,反复叩首说绝不敢有此心。

英武帝不想理他,派人去追秦晔,也没追回来,愈加生气。

秦晔这一去,正如龙入大海鸟归林,竟是许多年不见回来,害得太子每年为这个被英武帝骂一顿出气。

再说安国,紫兰郡主为青龙王生了两子两女,自英武十年开始,青龙王东征西讨北伐,安国疆土逐渐扩大。

英武十四年,布日固德率领一支军队从安国东北跨过一道极狭窄海域,进入一片新的陆地。从此,安国便悄悄往海外发展。

英武二十年冬,青龙王将安国交给世子秦昭,带着王妃和刚满一岁的小女儿回到大靖神都。归来时,已经命在旦夕。

当年,他为紫兰郡主挡了那一箭,伤了心脉,又正值对郡主刻骨相思而不能得,遂落下“情伤”病根,纵然百般调制,依旧不能除。

英武二十一年春,叱咤南北、开创安国的青龙王秦霖归天,享年不满半百(四十九),令人扼腕叹息。

临终前,他恳求英武帝照看侄儿,又道安国会一直臣服大靖…

同年,英武帝传旨,封世子秦昭为青龙王。

秦霖去世后,紫兰郡主并未颓废,也未返回安国,一直居住神都,自甘当人质,维系两国间的和平。

英武二十二年,秦霖次子秦昌,年方十六,率领二十万人马,迁移五十万百姓,进驻海外新大陆,建立新安国。

从此后,秦昌征战新大陆,收服当地土著并与西方国家争夺地盘,将疆域不断往南扩展。

英武二十六年,秦昌在新大陆中部遭遇大靖十二皇子秦晔。秦晔乃是张皇贵妃(绿菠)所生,算起来,与秦昌既是堂兄弟,又是表兄弟。

都是少年气盛,两兄弟见面一点都没叙亲情,都装作不知道对方底细,先打了个天翻地覆。

秦昌自小随父王驰骋疆场,又因为父王身体不好,他和哥哥便特别小心,为父分忧,生恐丢了安国江山;秦霖死后,母亲和妹妹又居住大靖,等同为质,他兄弟二人又生怕大靖皇帝反目,时时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因此,他便比一般人成熟,也成长得快,比秦霖当年还要狠。

秦晔自小就天不怕地不怕,十几岁跟着堂舅舅张兑(大苞谷)坐大船在海外游逛。跟着这个舅舅,学的最多就是一肚子拐,哪里肯让人!

但两人都聪明的很,发现短期内谁也别想消灭谁,加上西方葡萄牙等国人在里面搅合,新大陆烽烟四起,两人出于各自考虑,于是停战、议和,更于偶然间得知,原来双方竟然是同宗,还是亲戚。

于是兄弟相认,握手言和,一致对外!

等把外人打跑了,又坐下和谈。

秦晔道,按老规矩,就像中原一样,大靖在南,安国在北;这地方也一样,叫秦昌蹲北边,他蹲南边。

秦昌笑眯眯地答应了。

谁知过了不到一月,大靖来人,奉英武帝命令召唤秦晔回国。秦晔生怕国内出事,忙忙地回去了。等他走后,秦昌便一鼓作气,把大靖人马杀得大败而逃,退回到原驻扎海岛。

安国终于在海外胜了大靖,秦昌不禁扬眉吐气,心想父王在天有灵,也会高兴的。

至于他母后还在大靖,会不会因为此事受牵连,他觉得有舅舅白虎王和表舅舅玄武王在,肯定不会有事的。

自他会说话起,便觉得父王和母后之间淡淡的,也以为那是一桩政治婚姻。他不知道,若是秦霖知道他为了争夺疆土,将紫茄置于危险尴尬境地,非从坟墓里爬出来追着他杀不可。

***

捂脸,又没写完。

后记(二)

秦晔回国后,发现啥事都没有,不过是父皇想他想得不行了,才严令他回去,不禁气得半死。

他是匹没笼头的马,如何能闲得住,联合一帮王孙公子整日在京城游逛,无所不至。

可是,太子秦旷惊恐地发现:这个昔日劣迹斑斑的幼弟已经今非昔比,全不像当年胡作非为,而且对朝政之事很感兴趣,时常当着他大发宏论,很有见地。

所幸秦晔并不想留在京城,让太子哥哥帮忙掩护,想要跟上次那样偷偷溜走。

谁知英武帝这回长了心眼,秦晔逃了几次都没成功。最后英武帝发怒道,他年纪大了,想走也成,等给他送了终再走。

秦晔只好乖乖留下来,却提出一个条件:要去玄武关领兵攻打安国,谁让秦昌那小子背后下黑手的。

英武帝狠狠训了他一顿,将他安排进西大营当了个偏将,这才消停下来。

秦旷见父皇如此宠爱十二弟,心中埋下了忧虑的种子。

朝中嫉恨张郑两家的人趁机进谏谗言,太子东宫属官也劝他早作筹谋,以免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秦旷便渐次运作,朝张郑两家下手,削减其势。

几次过后,张家郑家觉察,防范更加谨慎。

后来,秦晔也觉察此事,因为他丝毫没想过夺取储位,不免对太子哥哥生气起来,两兄弟间隔阂渐深。

朝中暗流汹涌,终于引起英武帝警觉,遂将玄武王和白虎王召回京城,解除兵权。

此举并未让朝堂安静,反让某些人更加肆无忌惮,局面不仅限于太子和十二皇子之间。其他皇子乖顺了多年后,也纷纷出动。

自英武元年以来安静无波的大靖朝堂终于起了波澜,拉开了皇子争储的大幕。

如此过了两三年,朝廷局势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英武三十年春,靖海大将军张兑(大苞谷)被召回京。

不等新一轮纷争开始,四月五日夜。秦晔和张兑联手,里应外合,竟把三十年前皇城政变的历史重演了一遍,轰轰烈烈的皇储争夺尚未演到**,就落幕了。

次日,英武帝下诏禅位于十二皇子秦晔,同时废太子秦旷。

朝堂一片哗然!

这结果既在意料中,又在意料之外。

人们甚至不明白这对舅甥是如何做到的,因为玄武王和白虎王根本没插手。

心情最复杂的莫过于英武帝了。

皇城兵变时。他并非没有能力力挽狂澜,可是他没有,而是顺水推舟,下了废太子和禅位于十二皇子的诏书。

走到这一步,他也始料未及。

想来都是他的错:若不是他强召十二皇子进京,若是十二皇子回来后想再离开时他放手,若是他不让十二皇子进入军中,若是…

可他却不肯认错。他想道,都怪太子沉不住气。

世间事都是如此。往往不经意一个举动,其影响却深远。

比如,若是当年秦霖潜入郑家,一刀把紫兰郡主给杀了,就没有后面创建安国、缔结“吉祥之盟”、南下迎娶郡主这些事了。——杀了人他还走得了?

再比如,若是当年秦霖掳走紫兰郡主后。永平帝乾纲独断、任意妄为时,他没有及时登基上位,那大靖将会是什么情形?群雄割据,连年征战是肯定的。

甚至再追远些,永平帝当年若没有抄了张家。还会有后来的玄武王和白虎王吗?

恐怕不会有。

张板栗和郑葫芦就算入了军,也未必会有这样的成就,小葱入军更是笑谈;黄豆照样会中进士,也仅此而已;大苞谷则更不会成为靖海大将军;小苞谷恐怕连生都不会生出来,因为他听说玄武老王妃在大苞谷之后,本不准备再生了,可是思念被狼叼走的儿子,才又生了小苞谷。

所以说,世事难料!

他本是一心保太子的,甚至为此将张贵妃放了五年,第六年才宠幸她;秦晔出生后,又特意纵容娇惯他,便是希望他做个逍遥王爷,谁知秦旷却帮弟弟逃去海外,这就是命!

仔细思索今日局面:十二皇子正当少年,又狠辣果决,有他当年风采;而秦旷当了三十年太子,变得谨慎、犹疑,这次便是受人挑唆,才导致这结果。若他登基,怕是要杀个血流成河,才能安心…

权衡利弊,他最终下了废太子的诏书。

至于他为何会禅位,那是他经此事后悚然惊觉:自己老了,近年来判断事务常出偏差,脾气又极易暴怒,这皇位再坐下去,必定会像汉武帝晚年一样,弄出大错来,那时反污了“英武盛世”之名。如今急流勇退正好。

想通后,他就携绿菠去万寿宫养老去了。

这且不说,秦晔登基后,改年号为正元。

这日,小葱入宫求见,替太子秦旷求情。

“朕要是不放过他呢?”秦晔目光闪闪地看着大姨母。

“这也随皇上。微臣受贤德武皇后临终所托,不能不为前太子说句话。当年贤德武皇后有恩于张贵妃…”小葱不紧不慢地将当年的事说了一遍,便告退了,留下秦晔独自思索。

新皇登基,诸多人事纷杂,正元帝头疼。

他并没有大开杀戒,下手对付太子旧臣,心里有个想法,准备将原太子及其属臣送到海外,这也算尽了兄弟的情义了。

可是又担心此举遗祸无穷,真真烦恼。

除此外,他不但不能奖赏外祖家,反要想法子消除外戚势大的影响,免得被人诟病,不利于稳定朝堂。

谁料他这里还没想好,那边玄武王便上了折子,跟着是白虎王…

于是,玄武王回家钓鱼去了,白虎王上山打猎去了,玄武将军回家带孙子去了,户部尚书黄豆回家教书去了——张杨原本在青山书院任山长,如今卸任回家养老去了——小苞谷外出云游去了,大苞谷后院起火,妻妾子女造起反来,他每日忙得焦头烂额…

嗯,也就南瓜没走,连玉米都跑了。

秦晔闻听后目瞪口呆。

这皇帝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他在御书房呆坐了半响,忽然狂怒地将紫檀御案上的东西一扫而落,放声大叫道:“老子又没想当皇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

没人能说得清!

上一章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