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明朝出了个张居正

——瞧瞧大明帝国的官场谋略

清秋子

【内容简介】

明朝出了个张居正,知道他的人不少。但是,人们对张居正的印象,多半来自中学教科书。

张居正究竟有怎样的功绩?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思想遗产?他的经历中有哪些令人惊心动魄的传奇?他是怎样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大抵都不甚了了。

著名网络作家清秋子的长篇历史散文《明朝出了个张居正》,以老辣的文字描述了张居正的一生事迹,将明代政坛的几次大风波勾勒得扣人心弦,全方位地展现了明朝中晚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风貌,为我们送来了一道“大历史”的盛宴。

【作者简介】

清秋子,著名网络作家。祖籍江苏宜兴,早年曾下乡插队八年。1988年后,在深圳、海南及北京辗转多年,经历堪称丰富。自2003年起,偶然在网络写作中崭露头角,声名渐起。在网上陆续发表并出版了长篇小说《我是北京地老鼠》、《深圳,你让我泪流满面》等。现居海南,供职于海南广播电视台,为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明朝出了个张居正》是清秋子沉寂了一年以后,在“天涯虚拟社区”、凯迪网络、新浪博客上连载的新作。一经问世,即受到热烈追捧,被几大网站作为“头条”或首页推荐。

以悲悯情怀写悲剧人物

-----序清秋子《明朝出了个张居正》

十年砍柴

我是清秋子兄的热心读者,几年前曾经在天涯社区彻夜不眠地追看他的小说《我是北京地老鼠》。描写都市深处漂泊如浮萍一样的草根人物之命运,几年来我所看过的同题材小说中,窃以为无过于此著者。清秋子兄在细致而诙谐地描写“地老鼠”们的生存时,处处能看到笔端下表露出的一种悲悯情怀,这正是最感动我的。

正在我以为清秋子兄消失在茫茫网路中时,沉寂一段时间的清秋子重出江湖,连载的长篇《明朝出了个张居正》引起追捧如云。尤令我钦佩的是,早在网路上有名的清秋子兄,为了避免因曾经的名气而使作品获得失真的高评价,连载此文时再次化名,以初出江湖的新人面孔出现,显然,其所获得的好评是真实纯粹的、对文而不对人的。

从今天都市中籍籍无名的草根命运,到近五百年来一流政治家之一的张居正的命运,作者所关注的似乎从“小”变“大”,但不变的是那种悲悯大情怀。

张居正这样一个位极人臣的大人物,后世一个普通书生,对其可悲者何?可悯者何?

历史上多少已被雨打风吹去的风流人物,生前曾建立过赫赫伟业,左右着无数小人物的命运,但在时代巨大的车轮下,他们依然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给后人留下一曲悲歌。张居正就是这样一个人物,难道不可悲悯么?

五百年来张居正一直是史家和历史爱好者所关注的历史人物,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识犹如开矿,同样的矿藏,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的掘进会越来越深,就在看上去资源枯竭,快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却往往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因为人类对历史、对传统、对自身的认识总在不断提高。有关张居正的历史、文艺著作可谓汗牛充栋,单说上一个世纪,先有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横空出世,成为一座有关张居正研究的高峰;后有熊召政的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让张居正再一次出现在现代人的视野下。当下文化领域有关明朝的人与事热浪滚滚,清秋子再在张居正这座被开掘多次的矿脉上往下开掘,难度当然更大,但仍然有不同于前人的收获。

清朝人所修的《明史》,对张居正的评价是:“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而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书曰‘臣罔以宠利居成功’,可弗戒哉。”这是基于传统史观得出的结论,为人臣者不能威权震主,不能仰仗君王的宠信而获得成功。但若政治人物都吸取张居正的教训,便使中国的传统政治遇到了不可能解开的死结,在皇权政治构架下,一位政治家只要没有取得最高的权力,哪怕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要干一番大事业,要对社稷苍生做出大贡献,不能不依靠最高掌权者的支持,也不能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避免功高盖主。如此,政治家的作为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是事与愿违,播撒龙种,收获跳蚤。清代的大政治家如曾国藩、李鸿章,没有一个人能取得张居正那样的成就,不是他们的才能比张居正差,而是他们更善于保护自己。晚清也无可避免地重复晚明的结局。

朱东润先生写作《张居正大传》时,正值外侮深重、烽火遍地,艰难的时局需要张居正那样力挽狂澜的“救时”政治家,在朱先生的笔下,张居正成为一位忍辱负重为国家不顾个人安危的英雄,而与张居正同时代的万历帝和某些文臣,则显得刻薄寡恩、自私丑陋,这种判断当然不错。朱先生的见识显然已经超过简单地说张居正因威权震主而身后罹祸,因为当时的中国刚刚从帝制的泥坑里迈出一只脚,古老的帝国正在向现代政治体制艰难地转型,但步履艰难,当时的人对张居正的认识不可能超越时代,朱先生以同情的笔调为张居正一些道德上的瑕疵做辩护:在那种制度和文化下,张居正不得不那样做。朱东润所处的时代,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以私人道德、事功成败来论历史人物的传统史观,依然还难以完全超越。

如果今天我们再来看张居正,如果还停留在吸取张居正威权震主的教训,还停留在如何出污泥而不染,如何在传统官场中游刃有余的层次,那么说明我们对现代政治文明还缺乏起码的了解。这些年来,一些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吸引人的卖点就是表现聪明的政治人物如何熟练运用官场各种明暗规则,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如何在政治角力、权力倾轧中取胜,让现代中国人还津津乐道于宫廷权谋之术,这实在是一件悲哀的事情。清秋子的这本书,固然也很精彩地写出明朝的政治生态,写出传统官场臻于炉火纯青的官场谋略,但若局限于此,格局就显得小气,清秋子的书突破这种虽然好看但陈旧的格局,写出了一曲悲剧英雄无可避免的命运挽歌。

张居正的悲剧,不是因为他不能认识威权震主的危险以及鸟尽弓藏的政治规律,也不是因为他不知权变一味蛮干,张居正是明朝中后期已经熟透了的文官制度培育的一位标准精英人物,他既能深谙世情,又能通晓人性,知行兼能。所以他在个人权力达到最顶峰时,清醒地认识到很有可能遭受霍光那种“骖乘”之祸----“骖乘”指和皇帝同乘一辆马车,比喻太接近皇帝的位置。他提出过乞休养老,想急流勇退,但大明朝还需要他,明知危机重重,还义无反顾地留在首辅的位置上一直到死,实现了自己曾对人表露的心愿:“虽机阱满前,众镞攒体,孤不畏也。”他同时代另一位名臣海瑞评价张居正:“工于谋国,拙于谋身。”海瑞表面上不畏权势,连皇帝都敢骂,但他将自己塑成帝国官员清廉正直的道德标杆,如此反而安全系数提高,包括皇帝在内没有谁愿意去故意迫害一个道德模范而自毁形象,和张居正相比,海瑞确实更善于谋身。但能谋身的海瑞只能是政坛的点缀,不可能像张居正那样掌握实权,也就不可能真正地“谋国”。“谋身”和“谋国”不可兼得,张居正选择了“谋国”,说明张居正比海瑞更像一个伟大政治家,也更忠于大明朝。骂皇帝的海瑞不但能活下来,而且成为五百年来官员清廉勤政的代名词,而张居正死后遭受种种侮辱,家破人亡,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一个王朝一种制度和文化的悲哀。张居正死后被清算时,他的亲人完完全全成为砧板上的鱼肉,连今天一个普通刑事犯的救济手段都没有。-----今天一个杀人放火的嫌疑犯,公审时尚可聘请律师为自己辩护。这样的王朝,积累了再多的财富,养再多的兵,也避免不了突然崩溃的命运,由此我们能找到张居正个人命运和明帝国命运之间的内在逻辑。

清秋子的这本书,不仅好看,我以为最可称道的是,他通过讲述精彩的故事,用理解的、同情的悲悯情怀,写出了一个大政治家和他所处的政治体制绕不过的悲剧命运,值得向读者推荐。

一、 他的舞台有多大?

【千古一个实干家】

能注意到我这篇文字的人,我想,大概都是喜欢或曾经喜欢读书的人。以我的经验,凡是喜欢读书的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有过经邦济世的宏图大志、有过心雄万夫的快意狂想。读书,乃是为了两个字——“向上”。

不过,乐于读书的人,一辈子能有多大出息?不是说“人生识字糊涂始”么?不是说“寻章摘句老雕虫”么?这样的人,当然有;如此的叹息,也许有他的道理。但是,爱读书的人,是否就注定了是一事无成的“腐儒”?一个秉赋优异、狂爱读书的人,是否在现实中就一定是四处碰壁,只落得郁郁而终?我说:不!

花有百样,人有百种。哪里就可以一概而论?

翻开二十四史,面对三千年宦海无数人杰与人渣的沉浮,我注意到了一个人、一个男子汉。他未逢乱世,生于承平时代,不能斩木为兵、起于草泽,痛痛快快地当一把枭雄(要是老天照顾的话,说不定还能闹个皇帝的旒冕小帽戴戴)。他面对的是牢不可破的“祖宗成法”,是老大衰败的帝国机器,是深不可测的官场黑幕。然而他可不糊涂。陈规陋习,挡不住他施展抱负,官场复杂的“梅花桩”,反而练就他超常机敏的拳脚。他也有心计,但却不是那种靠阿谀奉承方能自保的小人,他是堂堂正正当得起“国器”这个评价的人。

整个国家,都曾经在他的操控之下,皇帝小儿也要看他的脸色战战兢兢。可他又不是心存篡逆的奸恶大蠹,他就是一个臣子,一个盖世无双的权臣,一个在官场凭智慧和才干扬眉吐气的读书人。

这个人,就是明朝的张居正。

男儿若自强,就请记住这个名字。并且还请记住,他被人拍案誉为“国器”的那一年,仅有13岁。

壮哉!张居正!

下面我就来讲述他的故事。当今之世,早就没有什么“浊酒”了,那就来一壶浓茶提提神吧。小人物也可聚在一起论古今,不也很痛快吗?

张居正,千古一相。这是我认为的。那么,他有何德何能?

这正是我要跟大伙讲的。

有人说,史上只有名相诸葛亮、王安石勉强堪与之比拟,不错!这不是狂话。因为张居正这位名义上不叫“宰相”而叫“大学士”的真宰相,和那两位名相比起来,他相当的不同。不同在哪里?

那就是,他想干的,到了归终是干成了。

诸葛亮为相,复兴汉室、直捣长安的壮志未酬。这里既有刘皇叔先天不足的原因,也有他自己过于谨慎的原因。

安石大人,浪漫主义者也,人品、文采无可挑剔。然而书生治国,昧于实事,所谓新政,扰民太甚,落得个“抝相公”诨名儿,遗憾千古。且新政一出,用人不当,开启了党争。朝中小人借“新党”之名以营私,官员群体的敦厚之风一扫而空。说北宋江山就断送在他手里,也无不可。

而张居正怎么样?

他上台之初,帝国机构臃肿,官僚因循,效率极为低下。你看,“法令、章程,一切的一切,只是笔纸的浪费。……成日办公,其实只是办纸!”文件发下去,各部门归档,“从此匿迹销声,不见天日。”(朱东润语)国家机构成了大小官员在此混饭吃的空壳子。

惟有张居正卓然独立。他不想学王安石头撞南墙去行什么“新政”,既乱了朝纲,又惹是非。他的办法是——老祖宗纸上写的,你就得给我办到。

你听这几句话:“车之不前也,马不力也,不策马而策车,何益?”(《辛未会试程策》)

不对吗?车跑得慢,是马不用力。

张居正,他抓住了一个庞大帝国的软肋——效率。

这位古代的效率专家,创造了奇迹。

其实,他也创制了“新法”,首要的一个就叫“考成法”。考成,就是考核工作成绩了。不听你说了些什么,单看你做成了没有。汇报汇报,不看材料,请拿实实在在的干货来。

“考成法”再辅以高压,立刻见效。瞒报虚报的,跟着就有雷霆打击接踵而至。官员们哪个再敢敷衍?“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明史•张居正传》)

真是令人神往啊!

张先生仅仅在朝中做了十年“大佬”,帝国机器就又开始飞转了,“帝国官僚的效率达到了极点”(黄仁宇语)。有明一代,国祚277年,这尾巴上的零头77年,不妨说就是赖张先生一人之力才得以延续的,这是不少史家的共识。

关键是,小老百姓从中也受益不小。这方面我将在后面慢慢谈。

这样的宰相,这样的大臣,你能垢病他什么?他不忠于国家么?他眼中无视民间疾苦么?他专权是为了私利么?你没有这样的证据。固然白璧也有瑕疵,可是,道德清白而无能的人,于民又有“何益”?

在一个庞大而衰败的体制下,张居正,作为一个臣子,已经把他扭转积习的能量发挥到了极致。

对他,我服。我独服!

 

 【明朝其实很有意思】

老辈子时候,大戏开演前,没等主角出来,先得敲定场锣鼓。咱们这里,也准备先敲它几家伙。不然你体会不到,这大明帝国近300年历史的后半期,出的这个张居正是个何等厉害的角色。

说到“我大明”,那是极有特色的一朝,在历史上独占一份的物事特别多。

先说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农民领导的农民起义最终成功,从而开创的一代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穷得赤条条的一个农民。历朝历代中,几乎所有开国皇帝都是豪门贵族出身,因为无论起兵还是篡位,豪门出身都是必不可少的雄厚资本——当开国皇帝可不那么简单。

这中间,只有两个是老百姓,刘邦和朱元璋。然而严格地说,刘邦也不是平头百姓,他是个亭长,有职务,虽然是个帝国最末等的小官,也就相当于镇长或管理区主任,但正经是个小干部。

朱元璋却是个纯正贫农,17岁那年,家乡濠州钟离县(今安徽凤阳)遭灾,他家所在的太平乡孤庄村(现为北赵府村)也不能幸免,几天内他连死老爹、老妈和大哥,居然“死无葬身之地”,穷得真是够可以的。想帮人当长工,也没人要。

这家伙当时还没这么堂皇的名字,“元璋”,还宝器呢!那时他叫“朱重八”,后来又改为“朱兴宗”。其实,这才是个好名字,好到跟他后来的发迹名副其实。

他农民当不成了,去当了四年多游方和尚,雅名叫“托钵僧”,其实就是要饭的和尚。这期间他走四方,广交朋友,加入了秘密造反团体“明教”。

明教这个团体,神秘兮兮的,有时候被官府打压得狠了,就转入地下,托名为“白莲教”或“弥勒教”。史载,明教属于“摩尼教”,来自波斯,唐时就进入了中国。教规是晚上不熄灯(帮助光明战胜黑暗),不吃大葱,礼拜天(密日)晚上聚会一次。老朱对这个团体挺有感情,据说他后来建国取的国号“明”,就与此有关,看来还是个不忘本的人。

这时候已经是元朝气数将尽的时候,修黄河修得天下人心思乱。

元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刘福通在颍州(阜阳)起兵,天下果真就开始乱了。八月,“芝麻李”在徐州响应,连他自己在内聚了八位壮士,一举拿下徐州城(元代的地方防卫也真是太差),立马扩兵10万。

转年二月,大财主、“明教”兄弟郭子兴(也就是朱元璋后来投义军的东家)在濠州起兵响应,几千娃娃兵,占了濠州。这三支队伍,都是红布包头,史书上称“红巾军”。因为他们很讲究烧香仪式,所以当时老百姓都叫他们“香军”。

此时老朱早已结束游历,回到了他当和尚的皇觉寺,呆了三年了。这三年,风调雨顺,他就和庙里弟兄种几亩“庙产”土地过活,填满肚子而已。就在这时,他有个儿时的朋友汤和,入了香军,写信来劝他入伙。老朱对此很警觉,赶紧把信烧了,但是仍有同寺的和尚知道了。这还了得!眼下元军不敢去碰香军,正在乡里四处骚扰,专抓瞧着不顺眼的“嫌疑人员”冒功领赏。

朱兴宗,危险了!

去投香军?没那个贼胆。跟朋友商量,朋友说“与其让官家锁拿,不如反了算了”。老朱还是犹疑不定,现在是保脑袋要紧,哪里能想到将来居然能坐龙庭?于是,求助于神,在伽蓝神像前“投珓”(一种木制的占卜用具,相当于投币看正反面),说:“要是我跑出去能活,神啊,你就给我两个阳面;要是留在这里不动好呢,就请你显示一阴一阳。”结果是:“其珓双阴,之前所祷,两不许……”两次都是两个阴面——跑也不好,留也不是。最后,他问神说:“参加起义能有前途吗?神不误我,请再显示一遍双阴。”然后他“以珓投于地,果阴之”。

神的旨意这样了,那就干吧!

据老朱后来的说法是:“卜逃卜守则不吉,将就凶而不妨。”(《皇陵碑》)岂止是“不妨”啊,一条金光大道就在眼前!朱和尚就此迈出皇觉寺,怀揣一块红布,奔向濠州,这才有了后来的大明帝国。

此一去,金戈铁马,逐鹿中原,血雨腥风……

就这样,青年农民朱元璋把陈胜老前辈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落到了实处。

前后历时16年,一个贫家子弟就在征战之中登上了皇位。1368年,正月初四,老朱在应天府称帝,建年号洪武,国号为“明”,改应天府为南京。当年投军时他24岁,到如今,也不过才40岁。

5年后,洪武大帝发三路大军,进击元的残余势力(现在只能叫做“北元”了),一口气把他们打回姥姥家去了。这江山,终于稳稳地坐定。

这个农民皇帝传奇的一生,可谓绝好的一个励志范本。我劝诸位在职场打拼的年轻人,弃一切励志读物而不用,只读《朱元璋传》就够了!朱元璋的启示,对你们大大的有用。

首先,他当年对于前途的选择太重要了。留下来,是“等死”。逃走,无异于反迹已露,天网之下,又有何处可逃?这是“找死”。

只有“就凶”,也就是冒风险,才能杀出一条血路。

成功,就是要冒风险的。无论如何不能“等死”。此之谓“胆小不得将军做”——不,是“胆小不得皇帝做”!

其次是专注。我们现在的个人事业,与朱皇帝的宏大事业比起来,其规模、其难度、其风险系数,百不及一。他老人家16年就能大功告成,我们如果积16年之功专营一事,又何愁不成?

朱元璋赤贫、奇丑、大字识不得几个,素质决定,当了皇帝,也是个农民。这农民皇帝治理国家,自有他奇特的一套,这个我在后面会提到其中的一部分。

这位农民皇帝的后继者,也大多极有特色。大明十七朝,后面那十六个皇帝,正经有几个人的表演能让人目瞪口呆。我这里来数一数,从第二个开始——

有被造反的叔叔掀翻,至今不能考证其下落的失位皇帝(建文帝);

有不甘心被削藩、扯旗造反杀进京城夺了鸟位的谋逆皇帝(成祖);

有被太监王振鼓动、两天内仓促征集50万大军御驾亲征,末了做了瓦剌俘虏的战俘皇帝(英宗/正统、天顺);

有被“夺门之变”的复辟闹剧深更半夜赶下台的“废”皇帝(景帝/景泰);

有终身依恋比自己大17岁的半老徐娘万贵妃,其余皆百事不问的甩手皇帝(宪宗/成化);

有自己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镇国公”抖威风,修造淫窟“豹房”、在扬州遍搜寡妇处女淫乐的胡闹皇帝(武宗/正德);

有沉迷于道教、信任大奸臣严嵩,差点被宫女用绳子勒死的仙家皇帝(世宗/嘉靖);

有色中饿鬼、淘空了身体,登基仅仅一个月就吃错了药一命呜呼,连年号都险些捞不着的短命皇帝(光宗/泰昌);

下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