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张之洞 作者:唐浩明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成功的人生:少年解元,青年探花,中年督抚,晚年宰辅。这也是一个备受奚落的人物;起居无时,号令无书,行为乖张,巧于仕宦。 这是一系列耀眼的业绩;打败法人的入侵,策划并督建京汉大铁路,创办亚洲最大的钢铁厂。这也是百年来屡招责骂——好大喜功,糜费挥霍,崇洋媚外,沽名钓誉——的把柄。 为谋求中国的富强,此人呕心沥血大刀阔斧地干了大半生,但直到瞑目的一天,他也没有看到国家富强的影子。 为调和东西方文化的严重冲突,并试图建立一种新型的文化架构,作为官方大员,此人第一个大力倡导“中体西用”。但他的这个设想,无论其生前还是其身后,都遭到人们的批判和嘲弄。 此人是谁?他就是毛泽东所说过的中国人不应忘记的近代人物张之洞。 张之洞的人生是成功还是失败? 张之洞的事业是辉煌还是虚幻? “中体西用”是导中国于现代化的正路,还是引中国于陷阱的歧途? 张之洞的强国之梦为何不能圆,时代的限制和他本人的失误又在何处? 这些,或许是正在努力与世界接轨的当代中国人有兴趣的历史话题。 翻开这一页离我们并不太远的史册吧,说不定它能给我们某些启迪。

作品评论

历史小说该如何笔耕——唐浩明新作《张之洞》引起各方议论

唐浩明撰写的《张之洞》2001年7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3个月内,首印8万套已全部售完并加印3万套。

历史小说能够如此畅销实为不易,但是因有《曾国藩》的盛名在前,人们对《张之洞》的期望自然不会低。以至于出书之前就有媒体发出了“张之洞能否超越曾国藩”的疑问。出书之后亦也有学者以“令人失望”为题在本报发表了评论,引起各方的关注和议论。

当今文坛,历史小说创作流派众多,成绩颇丰。其中,成就和影响较大的有曾经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刘斯奋《白门柳》三部曲,被搬上荧屏风靡海内外的二月河“皇帝”系列等。

唐浩明的《曾国藩》、《杨度》及新作《张之洞》,都以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严谨的创作笔法赢得了知识分子读者的喜爱。

复旦大学中文系朱文华教授在文学报社召开的座谈会上发言时认为,当代历史小说创作观中,尤以唐浩明“敬畏历史、尊重历史”的态度最为可贵。在“戏说”历史、“歪批”历史成风的风气下,唐浩明的作品是真正“严肃的历史小说”。

上海作家赵长天、王小鹰等对三卷本《张之洞》创作涉及史料之多、之广、之深,表示由衷的钦佩,认为在这部严谨的“巨制”面前,当今文坛许多所谓的历史小说不过是“玩题材”、“练笔法”、“借古人说话”的小玩意儿而已。

然而,与当年人人争阅、洛阳纸贵的《曾国藩》相比,《张之洞》似乎并未达到人们预期的高度。

批评家们认为《张之洞》暴露了受史料束缚、艺术上宏观把握不够、细节上有硬伤等历史小说创作中的共同问题,并就此引发了一场“历史小说究竟应该怎样写”的讨论。

上海大学人文学院葛红兵副教授认为,唐浩明是典型的学者型作家,作者在资料上花了巨大的心血、下了极大功夫,也恰恰造成了小说过于拘泥材料而缺少生动细节的后果,“像教科书”一样,使人“看不到生活化的张之洞”。

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姜义华认为,小说家的责任不是要说明问题、为历史事件作学术分析,文学创作要抓住人文的东西,“把握清末知识分子悲剧性的思想感情,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才能展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如何处理史料和创作的关系———特别是如何解决浩瀚的近代史料给作家创作带来的巨大压迫感,是众多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复旦大学中文系骆玉明教授以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为例,认为大师级的历史小说哲学性极强,这可能和作家写作时采取的立场有关。“贴近历史地写”和“跳出、远离历史地写”是两种不同的写法,写法本身并没有高下之分,但过于贴近可能会使小说变成传记。

复旦大学历史系葛剑雄教授指出,《三国》、《水浒》中有多少是史实?有多少细节是真实的?文学和史学是两回事,写小说和写传记也是完全不同的,写小说要大胆创造,历史学家写小说是不会好看的。张之洞是位大人物,清史上这样值得一书的大人物还有很多。这样的人物更要放开了写。太拘泥于史料,反而失去了磅礴大气,很可惜。

事实上,宣布《张之洞》为封笔之作的唐浩明早已意识到所面临的问题,并发出了“要把史的东西变成美的———真是太难”的感叹。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众多学者坦率真诚的议论,唐浩明深为震撼地说:“没想到上海学者这么坦诚、这么认真,非常令人钦佩和感动。”

张之洞简介

张之洞(1837~1909),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自号抱冰。祖籍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1837年9月12日出生于贵州兴义府。1863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中法战争时,擢两广总督,用冯子材,击败法国军队。后调湖广总督,设广东水陆师学堂,创枪炮厂,开矿务局、制铁局、织布局,修铁路。有《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系统总结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思想中的一个流行的共同口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可以说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

祖籍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公元1837年出生在贵州贵阳,当时其父张瑛任贵州兴义和知府。张之洞少时在贵州兴义府署(今安龙)长大。其人博闻强识,文才出众,年方十一,即为贵州全省学童之冠,作《半山亭记》,名噪一进。此记全文,刻于安龙招堤畔之半山亭。十二岁在贵阳出版第一本诗文集。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回直隶南皮应顺天乡试,名列榜首。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与贵州人李端棻同为进士。后历任翰林院编修、教习、侍读、侍讲学士及内阁学士等职。其间,为清流派重要成员,与张佩纶、黄体芳、宝廷、陈宝琛、吴大澄、张观准、刘恩溥、吴可读、邓承修、何金寿等人一起,放言高论,纠弹时政,抨击奕、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有“四谏”、“六君子”、“十朋”之称。

张之洞自幼好学,才思敏捷,曾任山西巡抚,后调任湖广总督。那时候,江南人素来自夸江南地杰人灵,多山多水多秀才,有些瞧不起北方人。每当北方人到南方作官,他们总要想方设法出点难题,将他作弄一番。

传说一年夏天,张之洞到江南某城巡察。当地大小官员出城迎接。这天正值五月十三关帝庙会,城里非常热闹,看戏的人挤了一庙院。张之洞也被请到庙院看戏,他刚坐下,还未来得及喝水,会首就来跪禀:“列位大人,台上还没贴对联,请张总爷快写一副吧!贴上好开戏啊。”说着把早已准备好的文房四宝端了上来,并把裁好折好限定字数的红纸放下,要求上下联各为十二个字。他们想给张之洞来个措手不及,跟他开个玩笑。这时,在场的文武官员和文人学士,一个个摇头晃脑,傲气十足。张之洞早就料到他们会有这一手。胸有成竹地拿起笔来,用目光扫了他们一眼,“唰唰唰”一挥而就。这副对联是: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齐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名士尽低头。

这副对联,通过歌颂关公的英雄气慨,巧妙地回敬了那些盛气凌人的大小官员和文人学士。在场的人都被张之洞的才华和魄力惊呆了。个个点头称赞,再不敢小看他了。(摘自《应用写作》月刊1993年第2期《张之洞巧写戏台联》)

1881年(光绪七年),授山西巡抚,为任封疆大吏之始。以后政治态度一变,大力从事洋务活动,成为后期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884年春,中法战争前夕,奉命署理旋又补授两广总督。任内力主抗法,筹饷备械,起用前广西提督老将冯子材等,为战事的进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在广东筹建官办新式企业,设立枪弹厂、铁厂、枪炮厂、铸钱厂、机器织布局、矿务局等;以新式装备和操法练兵,设立水师学堂。1889年,调湖广总督。以后十八年间,除两度暂署两江总督外,一直久于此任。他将在广东向外国订购的机器移设湖北,建立湖北铁路局、湖北枪炮厂、湖北纺织官局(包括织布、纺纱、缫丝、制麻四局)。并开办大冶铁矿、内河船运和电讯事业,力促兴筑芦汉、粤汉、川汉等铁路。1894~1895年署督两江时,仿德国营制,在江宁(今江苏南京)筹练江南自强军,后又以之为基础在湖北编练新军。为培养洋务人才,尤注重广办学校,在鄂、苏两地设武备、农工商、铁路、方言、普通教育、师范等类新式学堂,并多次派遣学生赴日、英、法、德等国留学。在举办洋务事业中,还大量举借外债,是为中国地方政府直接向外国订约借款之先。

1894年8月1日甲午中日战争后,张之洞曾奏请派马队“驰赴天津,听候调遣”,并想以“外洋为助”。他鉴于“倭势日强,必将深入”,建议“慎固津沽及盛京”。10月26日致电李鸿章,提出“购兵船、借洋款、结强援”三项主张。10月底,日本军队强渡鸭绿江后,辽沈危急,张之洞再提出“购快船、购军火、借洋款、结强援、明赏罚”五事。11月2日,调署两江总督。11月7日,他在致李鸿章电中指出“无论或战或和,总非有船不行”。11月下旬,日军围困旅顺,张之洞先后致电李鸿章、李秉衡,要求急救旅顺,均无效。

1895年初,日军进犯山东半岛,张之洞给山东巡抚李秉衡发急电,建议李“责成地方官多募民夫,迅速星夜多开壕堑,于要路多埋火药,作地雷”,以阻止日军进犯。并表示拟拨枪支弹药支援山东守军。在丁汝昌自杀殉国后,他曾建议将驻扎台湾的刘永福调来山东抗日,保卫烟台。当张之洞得悉清廷有割台海于日之说,于2月28日致电朝廷,沥陈利害,极力反对割台。并提出保台的“权宜救急之法”有二:一、向英国借巨款,“以台湾作保”,英必以军舰保卫台湾;二、除借巨款外,“许英在台湾开矿一、二十年”,对英有大益,必肯保台。3月29日,张之洞致电唐景崧,一方面鼓励御倭;一方面建议起用百战之将刘永福,同时致电刘永福,建议他“忍小任大,和衷共济,建立奇功”。《马关条约》签订后,张之洞于4月26日向清廷上奏,提出废约办法“惟有乞援强国一策”。5月20日,清廷谕令唐景崧“著即开缺,来京陛见。其台省大小文武各员,并著唐景崧令陆续内渡”。张之洞认为“此时为台之计,只有凭台民为战守,早遣无用客勇,以免耗饷,禁运银钱内渡,以充军实”。24日,张之洞从唐景崧来电中得悉“日内台民即立为民主国”之事,27日上奏,认为台湾“现自改为民主之国,以后筹械等事,自未便再为接济,以免枝节”。6月3日,日军攻陷基隆港。5日,张之洞仍致电唐景崧,希望他激励士勇民众坚守台北府,并鼓励唐“自率大支亲兵,获饷械,择便利驻扎,或战、或攻、或守,相机因应,务取活便,方能得势。”可是唐景崧辜负了台湾人民的期望,7日乘船退回厦门。最后只剩刘永福在台湾领导军民坚持抵抗日本侵略军。但是“饷械奇绌”,多次向张之洞求援,张之洞虽有饷械,却不敢接济,10月19日,刘永福战败,退归厦门。

在湖广、两江总督任上,张之洞颇得一部分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好感,并任用其中一些人充当幕僚。戊戌变法时期,起先以支持维新活动的面目出现。1895年秋京师强学会成立时,捐金五千为助;未几上海强学分会成立,被推为会长,并派旧属汪康年助办《时务报》;同时对湖南南学会和《湘学新报》亦颇表赞助。但当维新运动日益发展、新旧斗争渐趋激化后,即表明与维新派的分歧,登报声明自除会长之名,对《时务报》的进步言论大加干涉,并严斥积极支持变法维新的湖南巡抚陈宝箴、学政徐仁铸等。1898年4月,撰《劝学篇》,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护封建纲常,宣传洋务主张,攻击维新思想,反对变法运动。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后,主张“安内乃可攘外”,多次上书清廷,要求对义和团严加镇压。是年夏,八国联军进逼京津,清政府对外宣战,乃于地方拥兵自重,并在英国策动下,与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李鸿章联络东南各省督抚,同外国驻上海领事订立《东南互保章程》九条,规定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治安秩序由各省督抚负责。8月间,在汉口通过英国领事,破获设于英租界的自立军机关,捕杀唐才常等人。随后又在鄂、湘、皖镇压了由维新派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联络长江中下游哥老会发动的自立军起义。

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设督办政务处,命张之洞以湖广总督兼参预政务大臣。旋与刘坤一联衔合上“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提出“兴学育才”办法四条,及调整中法关系十二事,采用西法十一事,为“新政”活动的重要蓝本。1903年,会同管理学务大臣商办学务,仿照日本学制拟定“癸卯学制”(即1903年经修改重颁的《奏定学堂章程》),在全国首采近代教育体制。1905年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在东南地区破坏革命组织,镇压革命派领导的武装起义,因此受到社会进步舆论的强烈谴责。1907年调京,任军机大臣,充体仁阁大学士,且兼管学部。次年清政府决定将全国铁路收归国有,受任督办粤汉铁路大臣,旋兼督办鄂境川汉铁路大臣。光绪帝和慈禧太后死后,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1909年(宣统元年)病故,谥文襄。遗著辑为《张文襄公全集》。

张之洞的评价

张之洞,人称张香帅,自号抱冰老人,南皮人,南京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始人,中国高等师范学堂之鼻祖,中国幼儿园创始人(第一所幼稚园,选聘了3名日本保姆)。中国重工业奠基人。张之洞13岁中秀才,16岁中顺天乡试第一名(解元),26岁中会试第三名(探花)。

张之洞先为清流以敢谏闻名,号称“牛角”,其战斗力非常生猛。后任山西巡抚和各地学官,后来长期任总督,1907年后任大学士,军机大臣,1909年死,谥号“文襄”。汉阳铁厂全景

张之洞一生主要做了三件事:一办新式教育,二办实业三练新军。

张之洞的实业主要两件,一件是督办芦汉铁路(卢沟桥——武汉,大名鼎鼎的京汉铁路,曾记否,北伐时京汉铁路大罢工),另外一件是把内陆武汉打造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以芦汉铁路的修筑为契机,张之洞为了“图自强,御外侮;挽利权,存中学”,在他主政的18年间,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应商战、劝农桑、新城市、大力推行“湖北新政”。

以武汉为中心,他先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大冶铁矿、汉阳铁厂机器厂、钢轨厂、湖北织布局、缫丝局、纺纱局、制麻局、制革厂等一批近代工业化企业,居全国之冠,资本总额约1130万两白银。汉阳钢铁厂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并形成了以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龙头的湖北工业内部结构,武汉也一跃而成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一些国内有影响的民营企业相继产生。湖北的近代工业体系已初步奠定。湖北经济亦由此跨入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汉口由商业重镇一跃而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国际贸易商埠。

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后,便主持兴建湖北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等重型企业。汉阳铁厂于1894年建成投产,开炉炼钢。炼铁厂共有铸铁厂、打铁厂、机器厂、造钢轨厂和炼熟铁厂等6个大厂,4个小厂,两座钢炉,工人3千人,外国技师40人,这是我国第一个近代大型钢铁工厂。炼铁需要铁砂和煤等原料和燃料,于是张之洞又派德国技师在大冶附近勘察,发现此处铁矿蕴藏丰富,从而又兴建了中国第一个用近代技术开采露天铁矿——大冶铁矿。张之洞先后下令开发大冶三石煤矿、道士茯洑煤矿、江夏马鞍山煤矿和江西萍乡煤矿(安源煤矿,太祖发迹的圣地)。这样,就以炼铁厂为中心,兼采铁、和采煤和炼钢为一体,创建了我国近代第一个、也是远东第一座的钢铁联合企业。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兴起,为我国重工业开了先河。除此之外,张之洞还创建了我国首家系统完备的军工厂——汉阳兵工厂,“汉阳造”从此闻名天下(曾记否,汉阳步枪在八年抗日战争都在用),在中国近代军事建设以及国防中起到重要作用。

芦汉铁路建成之日,也是张之洞督办粤汉、川汉铁路之始。

在其督鄂期间,湖北武汉在商业、工业、教育、金融、交通等方面确实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武汉城市早期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界标。另外,“湖北新政”之所以成功,制度创新是关键。据统计,张之洞督鄂期间,设置各类新机构36个,其中25%是按清廷的指示而设,75%是按张之洞设。明确标示出张之洞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新机构的设置,既是张之洞锐意创新的标志,也是张之洞推行“新政”的重要手段。

因“湖北新政”所孵化的社会生产力、民族资产阶级、新式知识分子、倾向革命的士兵,最终成了封建王朝的掘墓人。

办新军办新式学堂,大力引进人才,特别是留学生,对于留学生,张之洞一直优礼有加。张之洞热心向日本学习,经他派往日本留学的学生达数百人。当时风气虽开,而出洋仍遭到很大阻力。张之洞极力倡导,将自己的数位子孙都送往日本留学。学生出洋,之洞必送行,回国必设宴接风。总督衙门有一挑水人听人说今天总督接风的是留学生某某,挑水人说:“这学生就是我的儿子啊!”

张之洞对学生宠爱异常,凡是学生与官吏发生争执或纠纷,张之洞往往偏袒学生一方。注意,那时候的留学生可不是1/4回国,3/4滞留。可以想象武汉当时的风气!对了张之洞还是六君子之一——杨锐的老师。

张之洞创办新军(曾记否,双十节,武昌起义!楚望台!)回任湖广前夕,曾奏准将已经练成的江南自强军护军前营五百人调往湖北,“教习洋操,以开风气”。

张之洞年谱

1837年(道光十七年) 生于贵州义府。一说生于贵筑县(今贵阳市)。其母朱氏是邛州(今四川邛崃)的知县千金。

1840年(道光二十年) 三岁,母亲朱氏死。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 四岁,入塾就学。

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 十一岁,从师胡林翼。

1850年(道光三十年) 十三岁。应试,入县学。

7月 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父张瑛勇抗拒太平军。

1852年(咸丰二年) 十五岁。回原籍直隶应顺天府乡试,中式第一名举人。

1853年(咸丰三年) 十六岁。

4月 太平军攻占江宁,清廷宣布畿辅戒严。

8月 出都抵贵州兴义府。

1854年(咸丰四年) 十七岁。在兴义城与父兄一直参加抵御农民起义军的战斗。娶石夫人。

1855年(咸丰五年) 十八岁。侍父于贵州军中。秋,父令其北上入京。

1856年(咸丰六年) 十九岁。

4月 赴礼部试,考取觉罗官学教习。

8月 父病死军中。

1857年(咸丰七年) 二十岁。在籍守制。翌年继续守制。

1859年(咸丰九年) 二十二岁。

3月 将赴会试,因族兄张之万为同考官,循例回避。在家乡(直隶南皮)办清平团练。

1860年(咸丰十年) 二十三岁。

7月 长子张权生。

9月 英法联军陷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张之洞感愤时事,作《海水》诗。秋冬至济南,入山东巡抚文煜幕府。

1861年(咸丰十一年) 二十四岁。

4月 回南皮,后赴任丘,为人作家庭教师。

1862年(同治元年) 二十五岁。

2月 入都。

4月 应会试,落榜。后入河南团练帮办毛昶熙幕府,参与镇压捻军。

8月 入河南巡抚张之万幕府。

1863年(同治二年) 二十六岁。

3月 入都。

4月 会试,中贡生。

5月 殿试,列一等一名;廷式对策,列一甲第三(探花),赐进士,授职翰林院编修。

1865年(同治四年) 二十八岁。

5月 散馆考试,列一等第一名。

6月 石夫人死。

1866年(同治五年) 二十九岁。

5月 翰林大考,列二等第三十二名。

1867年(咸丰六年) 三十岁。

7月 充浙江副考官。

9月 简放湖北学政。

1868年(同治七年) 三十一岁。在湖北学政任内。

1869年(同治八年) 三十二岁。在武昌创建经心书院。

1870年(同治九年) 三十三岁。

2月 娶唐夫人。编刻《江汉炳灵集》。

11月 任满交卸入京,在北京与藩祖荫、王懿荣、吴大澄、陈宝箴等清流名彦结交。

1871年(同治十年) 三十四岁。充翰林院教习庶吉士。

1872年(同治十一年) 三十五岁。

10月 加侍读衔。

11月 编纂《平定粤匪方略》、《剿平捻匪方略》。

1873年(同治十二年) 三十六岁。

7月 充四川乡试副考官,又简放四川学政。

1874年(同治十三年) 三十七岁。整顿四川科举积弊,创建尊经书院。

1875年(光绪元年) 三十八岁。

2月 同治帝死,载湉继位,是为光绪帝。著《輶轩语》、《书目问答》。

1876年(光绪二年) 三十九岁。继续整顿四川科举积弊。

12月 任满交卸返京。充文渊阁校理。娶王夫人。

1877年(光绪三年) 四十岁。充教习庶吉士。

1878年(光绪四年) 四十一岁。为清流党人黄体芳代拟疏稿,陈时政得失。

1879年(光绪五年) 四十二岁。

3月 王夫人死。补国子监司业。

5月 上疏,议皇统继承。

6月 奏议四川东乡知县孙定扬“诬民为逆”。

8月 疏请“直言不宜沮抑”。

9月 补授左春坊中允。

10月 转司经局洗马。

1880年(光绪六年) 四十三岁。

1月 上疏。言“中俄条约”“十不可许”,并力主整修武备,与俄另订新约,治出卖主权的崇厚以“应得之罪”。

6月 转翰林院侍读,旋晋左春坊右庶子。

8月 充日讲起居注官。继续就“中俄条约”事上奏。

9月 奏请加强海防,转左春坊左庶子。

1881年(光绪七年) 四十四岁。

1月 与陈宝琛会奏请裁阉官。

3月 补翰林院侍读学士。

6月 充咸安宫总裁。

7月 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郞衔。

12月 补授山西巡抚。

1882年(光绪八年) 四十五岁。

1月 出京赴山西任。禁革山西种种陋规。

5月 敦请阎敬铬出山任职。荐举中外文武官吏59人。奏请遣重臣驻粤,以应付法国在南疆的侵略活动。

7月 奏明“治晋八事”。设清源局、教案局。

1883年(光绪九年) 四十六岁。筹办山西练军,调李先义、吴元恺等管带操练。

5月 设洋务局、桑棉局、铁绢局。

1884年(光绪十年) 四十七岁。

1月 与北洋大臣会奏晋铁改由天津出海。创办令德书院。

3月 中法在北宁开战。

5月 赴京陛见,署理两广总督。

6月 抵广州,筹办省城防务及琼廉潮州防务。

8月 法海军挑起马尾战端,张之洞以枪械饷银援助福建水师。二十三日补授两广总督,二十七日清政府对法宣战。

9月 奏请唐景崧率师入越,会同刘永福抗法。

11月 奏派王孝祺率八营赴琼山。

1885年(光绪十一年) 四十八岁。

1月 因保徐廷失当,吏部议奏降一级留任。

2月 因“筹济军事不分畛域”,加一级。

3月 冯子材于镇南关大败法军,中法于巴黎订停战条约,张之洞上奏反对撤军,上谕令其如期停战撤回 边界,有违延必严究。

下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