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青梅煮酒话西汉之楚汉争霸》作者:史杰鹏

【文案】

一场群雄逐鹿争霸赛,一盘沙场起兵对弈棋。始皇帝驾崩,铁马帝国迅速瓦解。草根混混、寂寞英雄、落魄贵族、流氓无赖纷纷登场,各方势力彼此消长整合,铺设历史轨道。风云变幻中,天鹅王陈胜,谋士张良,酒徒郦食其,阴谋家陈平,亚父范增,刽子手夏侯婴……演绎各出人间悲喜剧。作者学识造诣精深,笔法诙谐有趣,以《史记》、《汉书》作原本,全景再现刘项争夺统治权历程。读来酣畅淋漓,掩卷开怀大笑,慨叹人物命运,思量历史传承。

第1章 秦始皇之死

秦始皇为自己的死选择了一个极其不好的时间。

首先是季节,在公元前二百一十年七月,正值华北地区暑热最厉害的时候,到处都是蝉鸣,叫得人精神萎靡,秦始皇的病,可能就是在蝉鸣声中日益加重的。

第二是地点,他死的时候,不在首都咸阳,而在一个叫沙丘的行宫里。沙丘位于今天的河北广宗县附近,以前是赵国国王的离宫。当时秦始皇去东方巡视,回程的途中经过这里,终于病重不起,身边的大臣不多,很多后事没法迅速安排下去,这对整个政权不是个很好的征兆。

第三是时刻,他刚刚签署了一封诏书,信封都粘上了,就差盖上玉玺交给“大秦特快专递”,却再也挺不住了。整个人好像电视机被迅速拔掉了插头,或者像汽车的离合器松得太快,身体微微弹了一下,突然熄火,顿时声息全无。

这封没寄出的特快专递,对整个国家来说很重要很重要,然而因为秦始皇这家伙死得时刻不对,而彻底办砸了。套用鲁迅先生小说里的话来说,就是他死得“不早不晚,偏偏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有人说秦始皇一生扫灭六国,威震天下,是个“纯爷们”。我听到这个词有点作呕,什么“纯爷们”,一个光是修筑自己的陵墓就无偿征发了七十万民工的家伙,一个把全国搞成“赭衣半道”,也就是劳改犯川流不息的家伙,最后死都死得不是时候的家伙,怎么能称“纯爷们”呢?我觉得还是称为“谬种”比较好。

诏书上写的是立长子扶苏为太子,而扶苏此刻却正在北方当边防军政委。

尸体旁站着的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鼎鼎有名的大奸臣——赵高,这个人双手捧着诏书,刚才还吓得全身发抖。因为这封诏书一旦送出去,等待他的可能是族诛的命运。诏书上指定继位的扶苏是他的死对头,还好,老大秦始皇话没说完就燃料耗尽,这是一次性电池,不能重复充电,所以他马上快活起来,把诏书扔进炉子里,吩咐手下:“叫丞相来商量事情。”

大秦国的丞相李斯立刻就来了,看见老大驾崩,他悲伤地哭了起来,也难怪,他一生的富贵都是老大给他的,现在老大死了,富贵还能继续下去吗?这是他首先考虑的问题,至于君臣亲情,那倒是小事。哭完后他问赵高:“有遗诏吗?让谁继位?”

赵高嘿嘿笑了笑,指着火炉:“诺,在那呢,差不多快烧完了。”

“啊!你好大的胆子。”这是李斯的本能反应。大秦皇帝至尊无上,烧掉诏书,那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赵高伸出食指竖在唇边:“嘘。丞相,上面可是写着让扶苏继位当皇帝。在下冒着生命危险,可都是为了你啊。”

扶苏也是李斯的死对头,这个秦始皇的嫡长子为什么死对头这么多呢?很简单,因为他为人比较忠厚,而在我们的主观世界中,中国总是奸臣当道的。其实这是一个错觉,是一个权力无限型专制政治传统带给我们的错觉,这点我们很多人始终不知道。

听赵高这么说,李斯很快镇定下来,继而奸笑道:“彼此彼此,我们两个谁不知道谁,装他妈的什么善男信女,累。”说着,他还用手捶了捶一下自己的腰,以示对自己发言的配合。

赵高道:“哎,丞相你可真粗鲁,好没情趣,老大在时,我们每天得绷着脸,现在他死了,我们难道不可以放松放松,调侃调侃,娱乐一下。”

“把正事办完再娱乐不迟。”李斯又暧昧地笑了笑,“再说,你又能娱乐什么?连本钱都没有。”这句是我瞎编的,因为据说赵高是个太监,虽然史书上从来没有这么写过,可是老百姓都这么传,所以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只好暂时抛弃人格,迎合大众一下。

赵高气得脸色发青,但是知道现在还不能得罪这个老家伙,只好反唇相讥:“你也六十多了,那玩意就算有,还能使唤吗?只怕也仅仅是摆设罢。”说罢哈哈大笑。

两个政治流氓互相讥嘲完了,开始干“正事”。他们熟练地重新伪造了两封诏书,一封是派人赐死扶苏和大将军蒙恬,另一封是立胡亥为皇帝。

胡亥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一般来说,人都爱幼子,秦始皇也不例外,所以他这次出来巡视时,别的儿子一个也没带,就带了胡亥。

《诗经》上有句话是讽刺周厉王的:“籍曰未知,亦既抱子。”意思是说你找借口说自己未成年,其实已经抱上儿子了。背景是这家伙太不象话,无聊的时候竟然驾着马车在镐京的大街小巷路上狂奔,最高时速达到七十迈,撞死了好些人,百姓们敢怒不敢言。大臣们听说后也都很激愤,集体跑到皇宫劝谏,指出他的不对,他却嘻嘻笑着:“对不起,我年纪幼小,不懂事,请大家多包涵。”

见他这么无赖,大臣们一片哗然。他有些慌了,从屁股底下抽出一本《未成年人保护法》举在胸前,庄严道:“喧哗和骚动不能吓倒真理,我虽然是个国君,却也是大周帝国的一个普通公民,我有权得到宪法保护。”

大臣哭笑不得,就引用了上面我们提到的《诗经》,苦口婆心道:“大王您都已经是抱孩子当爹的人了,哪里还适用《未成年人保护法》?”

周厉王又笑:“我结婚早,其实很年轻,还不到十八岁,行了罢。”

大臣们傻眼了,那时确实结婚早,不到十五岁当爹的都不稀奇,大臣们不是红卫兵,都很讲道理,只好慨叹,希望尽快召开下一届贵族大会,修改那该死的法律,至少要规定,凡是结婚生了孩子的,就算不到十八岁,也不能算未成年。因为周厉王的做法起了很坏的影响,最近不少贵族少年都学他驾车狂奔,把都城的百姓们追逐得满街狂奔;穷人孩子则玩起了虐杀游戏,见人落单就挟持到隐蔽角落,殴打取乐,官吏们很头疼,因为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对这些小恶魔只能教育,不能判刑。

但胡亥不一样,他已经二十岁了,怎么着也算成年,却仍像一个弱智儿童。他的师傅就是赵高,谁不想让自己的徒弟当皇帝?所以,赵高的做法其实没有什么可责怪的,完全可以理解。换了你我,都会这么做。可是我们为什么都把赵高称为奸臣呢?主要在于他的徒弟胡亥太蠢了,根本不是块当皇帝的料。如果赵高这次拥立的是唐太宗、宋仁宗这样的明君,也就不会背上千古骂名了。所以说,在中国历史上做上了奸臣,不全是品德的问题,更可能是运气的问题。就像你一不小心,在雨天滑了一下,摔了一跤。这对你很不公平,但你无可奈何。

所以说,说李斯和赵高两人其实是运气不好,没有当忠臣的命。

扶苏和蒙恬接到诏书,都难过得不行。扶苏想自己是儿子,应该表现得更忠心一些,应该抢先一步干掉自己。他当即跑进卧室,将房门反锁,以免人施救,因此顺利完成了自己的计划。蒙恬有些疑虑,不肯自杀,使者将他关押在阳周县。因为怕蒙恬的军队造反,李斯特意派了自己一个亲信舍人到军中担任护军,也就是政治委员,监视诸将,以防哗变。蒙恬的兄弟蒙毅之前为秦始皇求神拜佛,祈祷病愈,回来的途中经过代县,接到赵高的命令,囚禁在当地。

胡亥拖着秦始皇的尸体,身后跟着一个庞大的仪仗队,却没有赶回咸阳,而是继续北上,越过太行山,从井陉(今河北西柏坡南)抵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作出一副巡视边疆的样子,掩盖秦始皇死去的事实,然后才从直道驰回咸阳。

秦直道是秦始皇给自己修筑的一条高速公路,南起云阳林光宫(今陕西淳化县梁武帝村),北至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长一千八百里,路面最宽处有六十米,一般亦有二十米。顾炎武在他的《日知录·史记注》里说赵高带着二世“回绕三、四千里”才回到咸阳,乃是因为秦始皇有巡游直道的计划,如果这次不去,只怕引起天下疑虑,对阴谋的成功不利。为此不顾秦始皇的尸体臭腐车中,“亦残忍无人心之极矣”。顾炎武实在太迂腐了,人性本恶,为了利益,弑父弑君都无所谓,听任尸体腐臭简直是小儿科啊。

回到咸阳,二世宣布给秦始皇发丧,他三下五除二,把老爸的尸体填进骊山早就筑好的墓穴中,又杀了一批老爸的姬妾和封墓的工匠,正式登极,成为大秦帝国的第二代皇帝,自称为“二世皇帝”。

徒弟当了皇帝,又不成器,师傅当然想越俎代庖,帮他一把。赵高劝徒弟,赶快杀了蒙恬、蒙毅兄弟,他对蒙氏兄弟恨得牙齿发痒,没想到今天能够报仇,当然急不可耐。胡亥哥哥的儿子子婴听说后,就去劝胡亥:“陛下,不能杀啊,蒙氏可是我们秦国的功臣啊。这是自毁长城啊。”赵高当然不干,最后蒙氏兄弟只好双双自杀。

赵高很快当上了郎中令,也就是皇宫禁卫军司令。因为对师傅的感激,加上知道师傅能干,二世把朝政全部委托给赵高。

但是朝臣都不大服气,胡亥,前老大最小的儿子,也不见有什么本事,凭什么轮到他当皇帝?赵高呢,本事是有,甚至才华横溢,可是出身微贱,提拔提拔是可以的,可一下子提拔到郎中令,也似乎有点离谱啊!所以朝臣虽然表面上不敢说什么,内心还是有点不服气的。

其实这没有道理,我们知道,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提拔人才向来不计出身的,丞相李斯不过也只是原来楚国上蔡县的小吏,他李斯当得丞相,赵高就当不得郎中令?

第2章 赵高的成长史(上)

可是当时的大臣们可不这么想,他们觉得赵高和李斯的情况还是有些不同,这里我们要回溯一下赵高的家世。

《史记》上说赵高是“诸赵疏属也”,我们知道,以前赵国国王氏赵,秦国王室也氏赵,他们其实是出自一个祖先。这就存在两种可能,赵高可能是原先赵国贵族的远亲,也可能是秦国王室的远亲。不管怎么样,反正是没地位了。就像《红楼梦》里,同样姓贾,贾宝玉和贾环的地位不同,贾瑞、贾芸等人就更差了。贾宝玉有好些个美貌的丫鬟服侍,想要谁便是谁,想和谁试云雨情就和谁试云雨情。贾环呢,一个贴心丫鬟彩霞,还天天担心被贾宝玉勾引了去。贾瑞和贾芸等就更不堪了,一个想搞王熙凤,却把命丢了;一个只能和丫鬟小红眉来眼去,演一出穷酸版的郎才女貌戏。总之,一个家族内,主干和支属,地位是有天壤之别的。

赵高就是赵氏贵族的一个疏属,到他老爸这代,到处托关系,才在“隐官”谋得了一个公职,当了个小小的公务员。“隐官”是什么东西?现在的人显然很陌生,我们还得解释一下。

先秦秦汉时代,刑罚残酷,肉刑相当普遍。所谓“肉刑”,就是鞭笞和斩断人的肢体甚至器官,齐国的农贸市场上,假肢很畅销,就是因为当时齐国犯法被斩掉脚的人很多。司马迁被割掉睾丸,也是肉刑的一种。此外,脸上刺字等之类也算。总之这种人一旦刑期满了,全身上下仍写着“劳改犯”的特征。名誉不好是小事,缺胳膊少腿吓着别家的孩子可不行。所以政府想了个办法,干脆成立了个“隐官”机构,把这些劳改释放犯全部收容起来劳动,当然在法律上算是自由人,可以婚姻嫁娶,却比普通良民要低半头,毕竟是有案底的嘛。这伙人安排在残疾工厂工作,工厂也派官吏管理,这也不奇怪,当时的各种工厂比如钢铁厂(铁官)漆器厂(工官)等基本上都是国营的,虽然没有厂长书记,可也不能无组织无纪律,赵高的老爸,就是某“隐官”机构的一个小吏。

在“隐官”这个残疾人工厂工作的,当然也有不少女工,也不知赵高的老爸吃错了什么药,或者他本身也家里穷,没房没车,无人愿嫁,只好把魔爪伸向那些势单力薄的女工,很快就跟一个女工打得火热,一下子就搞出了一串儿女,赵高是其中最大的一个。那时候户籍制度也很严,子女的户口大概也是随母亲的,所以他的老爸虽然是个小官吏,却不能改变他地位低微的现实,赵高的户口附在母亲的名下。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来复原一下当时赵高家的户口簿,首先,封面上是一行大大的黑字:

大秦帝国户口簿(劳教释放类)

翻开里页,第一页的字鲜红欲滴:

伟大领袖秦始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二页的字乌黑粗大:

秦始皇语录

马屁股上面出政权

第三页才是正儿八经的内容,字体严谨纤细:

户主:赵媪

性别:女

国籍:大秦帝国

身体状况:八级伤残

姿色情况:略有

附三围:88/60/90(括注:中间项会随岁月递增。)

政治面貌:劳改释放犯

婚否:已婚

家庭住址:咸阳县残联新村一栋一零一号

子女情况:长子,赵高;次子,赵成;……

挟着这本户口簿的赵高,当然人前人后都没有底气,但残酷的境遇也让小赵高非常好强,他天生就喜爱读书,老爸见他这么要求上进,当然高兴,把自己肚子里的东西倾囊传授。

那时候做官的都精通法律,反过来,精通法律就有做官的机会,所以小赵高内心憋着一口气,决定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好在“隐官”虽然地位卑微,比纯粹的奴隶还算好些,子女的身份不受母亲影响,可以自由参加高考。

公元前235年,十七岁的赵高顺利通过政审,参加了当年的高考,有优美的书法和精湛的法律知识为底子,高中生赵高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大秦咸阳大学法学院。对了,必须交代一下,那时候咸阳大学只有一个学院,就是法学院。为什么?因为秦国只崇尚三样东西:法律、耕田、打仗,而前者是后两者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一个人生下来,平时必须努力耕作,为公家交粮交税;碰上打仗,就要扔掉锄头,拿起武器上战场,保卫统治他们的政权。战场立功,有可能摆脱农村户口和奴隶身份,还可能当官。所以,那时候如果有电视广告,肯定铺天盖地都是火辣女郎在劝诱:您想抛弃农村户口吗?到军营中去;您想改变命运吗?到军营中去;您想将来娶个漂亮妻子吗?到军营中去;您想当官吗,到军营中去。到军营中去干什么?学会杀人,杀的人越多,当的官越大。

我们知道,人类的文明发展到现在,是因为对智力活动的奖励而取得的,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把人类和动物的差距拉得越来越远,所以每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公布的时候,对全球都是重要的讯息。近几年来,美国每年都要囊括大半的诺贝尔奖项,它之所以能成为地球上最发达的国家,原因也在于此。我们的邻国日本,迄今也有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日本政府还声称,将在未来的五十年再斩获三十块诺贝尔奖牌,因为对智力活动的尊崇,才能保证一个民族永不衰落。但在当年的秦国却不同,那是一个神奇的国度,不但不奖励学问,反而焚书坑儒。它只奖励一点:杀人。

一个奖励杀人的国度,它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当然可想而知。

虽然要杀的人是所谓的敌人,但所谓敌人,就是政府宣称必须杀之而后快的人,当然下一个也许就是你自己。

被强制耕作和杀人,当然还要用严刑酷法来做后盾,法律人才的培养,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耕田和打仗,是文盲都可以做的事,设置农学院和军事学院毫无必要,所以,严格地说,咸阳大学应该改称为“咸阳政法学院”。

那时候学制本科是三年,赵高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如果那时学校设置了商鞅或者韩非奖学金什么的,肯定都有他的份。

本科毕业后,小赵高不甘心结束学业,还想进一步深造,顺利考上了研究生,又经过三年的苦心钻研,他的业务水平和政治素养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但顺利获得了学位,而且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尚书府,也就是现在的中央办公厅,成了一位人人羡慕的公务员。他母亲爽死了,在工友面前第二次挺起了胸脯,她记得自己第一次挺胸脯还在二十多年前,那时她还年轻,刚刚嫁给赵老爸,胸脯还很高耸,春风得意,在小姐妹面前倍有面子。可惜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一个又一个的孩子长大成人,如今胸脯已经干瘪,天幸孩子很争气,没有辜负她的乳汁,胸脯再干瘪也认了。她呆呆地站在车间中央,喜极而泣道:“我赵媪,我赵媪这辈子终于苦出头了!”

赵高就这样成为了全家人的骄傲,当他意气风发地走进尚书府的时候,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想爬到办公桌上大声呼唤:“我来了,我看到了。”按照事先计划,他下一句应该说“我征服了”,不过当他的眼睛扫过一屋子的同僚,发现他们个个精明强干,手上都沾满了东方六国人民的鲜血,而自己还是个菜鸟,手掌纯白无瑕,不由得打消了爬上桌子的念头,决定稍微低调一些,于是羞涩地笑了一笑,换成了这么一句:

“我成公家人了——。” 余音绕梁,袅袅不绝。

同僚们都张开血盆大嘴鼓掌,热烈欢迎这位在残联新村长大,从小耳渲目染各种级别的残废人群,乃至心灵受到极大创伤,将来会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整个帝国搞成一级残废的有志青年。对不起,我这个句子的定语有些太长了,过于欧化,毫无古典汉语的简洁之美,大家如果不嫌弃,就用它来做个中翻英的练习罢,条件是要用定语从句。

第3章 赵高的成长史(中)

话说当上公务员的赵高仍旧日复一日地勤勉工作,大事小事处理得井井有条,业余时间也不吃喝玩乐,斗鸡走狗,而是练习琴棋书画,骑马射箭,可谓文武双全,他的才华很快引起了老大秦始皇的注意。

秦始皇这人从小沦落在邯郸的街头,什么苦头都吃过,和一般的贵族不一样,他任用人才一向不拘一格的,当即下令把赵高提拔为中车府令,也就是管理皇宫御用车队的长官。命令发下去不久,组织部长就屁颠屁颠地跑来,说:“陛下,陛下,赵高这个人不可重用啊,要不您先过目一下这个。”说着递给秦始皇一张户口卡,秦始皇接过来,看见上面写着:

姓名:赵高

户主或与户主关系:集体

曾用名:赵大狗

性别:男

籍贯:咸阳

出生地:咸阳残联新村

民族:秦

出生日期:昭襄王五十五年

身份证编号:尚书府(红字)1100005728

学历:研究生

何时由何地迁来本址:今上(涂掉,改成)秦始皇二十九年九月咸阳残联新村

秦始皇扫了两眼,没发现什么问题:“这位同志真不错,工作十几年了,一直勤勤恳恳,毫无过错,算是老同志了,还没结婚,还用集体户口……你说说,怎么不可重用了。”

组织部长道:“陛下,这人是残联新村长大的,心智不会太健全,只怕是个隐患啊。还有,他们一家子至今仍住在残联新村,出身低贱,要是知道陛下任用的司机班班长是个女残废的儿子,天下人都会笑死的啊。”

秦始皇哈哈大笑:“我当他妈的什么事呢,就这点破事啊。老子当年也是在赵国邯郸街头长大的,和流浪少年们为伍,这么说来,老子的心智也不健全了?”

组织部长吓得连连叩头:“陛下不同,陛下不同。陛下以神武之姿,诞膺期运;天纵之智,总理枢机,不十年间剿灭六国,一匡天下。寻常人怎么能与陛下相比?”

这些都是背熟的套话,秦始皇虽然听过几亿遍,总听不厌。他心情舒畅了许多,语重心长地说:“我说同志啊,不能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啊,英雄不问出身嘛。这样吧,把赵高一家都安置到皇宫外最好的高尚小区‘精点花园’,全家户口办农转非,弟兄姊妹都安排工作,不就没这么多事了吗?你想想,人家赵媪结婚都十几年了,你们都拖着不给人家把户口和丈夫办在一起,这是什么作风?是官僚主义作风啊同志,什么?有困难,条件有限,这都不是什么坚实的理由嘛。想当年我领导秦国人民打天下,以区区一国对付六国八百万武装到牙齿的反动军队,困难不困难?当然困难,但是我们还是做成了。和打天下相比,这点子困难算什么呢?有困难我们要尽量解决困难,条件有限我们要尽量创造条件。千万别忘了,我们当初打天下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牺牲几百万先烈的目的又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让天下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吗?像赵高这样又红又专的好干部,你们都不关心体贴,你摸摸胸口,对得起人民吗?应当惭愧啊同志。你看我当老大三十年了,每天还要批阅两马车的公文,牺牲了很多淫乱的时间,又为了什么,为了给秦国人民一个交代啊。看着天下六千万百姓生活得还不富裕,我是每天难过得睡不着觉啊。好了,别给我表决心了,把事情办好了是正经。还有,像赵高这样的老同志,一心扑在工作上,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耽误了个人问题,你们也不能听之任之,你说天下人会笑话我任用赵高,我看你让一个老同志娶不上媳妇,才会让天下人笑话,知不知道,你这是给我和政府的形象抹黑啊。好罢,我就说这么多,去罢。”

组织部长满头大汗的告退,赵高很快经过组织上介绍,和一个大家闺秀成了亲。他们全家更是搬进了“精点花园”,敲锣打鼓地离开了残联新村。赵媪走进“精点花园”的时候,还以为进了天堂,里面都是独门独户的木结构小楼,绿化搞得那叫一个好,古树参天,清澈的小溪从各个小楼前蜿蜒流过,红花绿草,争相斗艳,比起残联新村到处流淌的臭水沟来,简直是天上人间。赵媪像刘姥姥进大观园,瞅着什么都新鲜,不住地惊叹。赵老爸也很开心地夸赵高:“我向组织上申请了一辈子,后山的竹子都砍光了,也没把你妈和你几个兄妹的户口办下来,没想到你一夜之间都解决了,好儿子,有出息啊,老爸打心底里为你骄傲。”

赵媪也扬起满是沧桑的脸:“不是我儿子,你这个老东西想住进这么好的小区?做梦。”

赵老爸不服气。“没有我的精子,就凭你一个残疾女工,能生出这么聪明的孩子?我看你才做梦。”

这话勾起了赵媪的伤心事,她呜呜哭了起来:“你还有脸说,成天喝得醉醺醺的,骂自己当初瞎了眼,找了我这么一个劳改类户口的女人,让你在同僚前抬不起头来。一点也不反省是自己没本事,不能把老婆孩子的户口迁到自己名下。”

这话没假,由于打了几十年迁户口的报告,都没成功,赵老爸心情非常糟糕,近几年来他确实有些变态,经常讥讽赵媪母子,动不动就说:“你看看你们的户口哦,还叫我干活,我可是公家人,有国家保障,你们呢,劳改类。老子怎么这么倒霉,娶了个劳改女工,还是残疾的,一辈子都抬不起头。”

住在这个小区的都是达官贵人,个个动作优雅,起先看见一个乡下婆子见什么都惊叹,已经觉得很搞笑了,等到听到哭嚎声,更是笑出声来。赵高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不由得叫了起来:“吵什么吵,吵了几十年,老子都听够了。你们回屋再吵行不行,也不嫌丢人?”说着自己率先跑进了屋子。

一向粗暴对儿子非打即骂的赵老爸如今彻底没有了底气,低声指责老伴道:“都是你这个老太婆,就知道哭哭哭。看,儿子都生气了。”

而赵高此刻站在自己的楼上,望着小区内那些得意洋洋的脸,心里再一次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总有一天,要让你们知道知道我的厉害。

他心里想。

第4章 赵高的成长史(下)

中车府令的“中”,是皇宫内廷的意思。在皇宫内廷供职的官员,汉武帝以后一般都选用太监,因为他怕被戴绿帽子,所以后人可能因此误会赵高也是个太监。这个官不算太大,但手下的一帮司机却很是了得,开车老练,拳脚娴熟,实际上同时是司机兼保镖。作为司机团团长,赵高也因此能经常接触秦始皇,他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使出浑身解数展示自己的才华,下班也不休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编了一部字典叫《爰历篇》,用漂亮的隶书抄写,四字一句,每句都押韵,朗朗上口,他找了个机会进献给秦始皇。秦始皇读了非常喜欢,对身边的李斯说:“后生可畏啊。你常说自己的书法文采天下第一,依我看,这个叫赵高的同志已经赶上你了。人家可比你年轻二十四岁。”

一个久负盛名的老艺术家,谁愿意听人在自己面前说,有一个年轻人的作品快赶上你了?李斯不愿意,他心底里很不高兴,但在老大面前,他只能鸡啄米似的点头。他把《爰历篇》带回家认真阅读,之后沮丧了半天,确实很好,不管是书法还是文辞,都和自己不相上下。他又打听了一下赵高的出身,不由得慨叹,真是愤怒出才子啊。要是赵高当年不生长在残联新村,怎么可能奋发图强。他又想起了自己,要是自己当年在上蔡县政府厕所坐的是日本进口的高级电动温水喷撒洗涤式抽水马桶,势必看不到满厕的老鼠乱窜,自然也就悟不出那个“仓鼠厕鼠”的道理,又怎么能当上丞相?于是也就释然了。

没多久,秦始皇下令将《爰历篇》和李斯的《仓颉篇》,以及另外一位老书法家胡毋敬的《博学篇》一起印行天下,称为《老三篇》,全国每个学龄儿童都必须学习,赵高因此和李斯、胡毋敬一起称为帝国三大书法家、文字学家。

如果拿到现在,像赵高这样的人才,将破格提升为博导,一级教授,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享受国务院津贴,几届人大代表,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被尊称为“国学大师”,辞都辞不掉,那就没季羡林什么事了,温家宝总理看望的就是他了。可惜在那个万恶的旧社会,根本就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大学,大学者赵高无法尽情发挥自己应有的才干,他充沛的精力像野兽一样在体内狼奔豕突,不在这个地方发泄出来,总要在那个地方发泄出来。大秦帝国的金城汤池,终于经不起他精力的冲击,轰然坍塌。可以这么说,不是他对不起时代,而是时代辜负了他。

正是赵高的事业干得蒸蒸日上,风生水起的时候,一个灾祸像狼外婆一样,蹑手蹑脚地向他悄然扑来。

这场灾祸的具体情况,史书上没有记载,只是含糊地说“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也就是说,他犯的是大罪,搞得连秦始皇都心灰意冷,不想保他了,把他交给上卿蒙毅审问。蒙毅也不含糊,麻利地将他判处了死刑。

说到这里,我们还必须介绍一下蒙毅的身份。

蒙毅是秦始皇的宠臣,秦始皇出入楼堂馆舍的时候,都喜欢拉着他一起坐自己的陆军一号专车,赵高作为司机团团长,经常是亲自当陆军一号的司机,每次开车,他身后不但坐着老大,还有蒙毅。按理说蒙毅应该和赵高也很熟,但他为什么痛快地把赵高判死刑,连说情都不说呢?可能是害怕法律严厉,把自己牵扯进去。还有一种更大的可能,就是他看赵高不惯,巴不得赵高死。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蒙毅为什么不喜欢赵高?为了解答这个疑难,我们申请了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以便深入挖掘。通过课题组成员夜以继日的研究,最后我们得出一个谨慎的结论:可能和蒙毅的家世有关。

我们知道,蒙氏家族在当时的秦朝,可太不简单了,他爷爷蒙骜,是秦国有名的大将,活着的时候,率领秦军总共攻占了六国的七十九座城池,为秦国立下了赫赫战功,爵位拜为上卿。可惜在公元前240年,被赵将庞煖率领的五国联军射死,成了秦国历史上军衔和官位最高的烈士。蒙骜的儿子蒙武也继承父业,跟着王翦打过大大小小的仗,虽然不是很有名,也算不辱家声。蒙武生了两个儿子,除了蒙毅,还有一个赫赫有名,叫蒙恬。

蒙恬、蒙毅兄弟虽然在军队大院长大,却没有纨绔子弟的恶习。他们生来好学,也是咸阳政法学院的高材生,研究生学历。我们说过,那时没有什么专业划分,咸阳政法学院就相当于大秦帝国的党校,出来的都算根正苗红。蒙恬毕业后很快被任命为将军,率兵攻灭了齐国,被拜为内史,也就是咸阳市市长,每月薪水两千石颗粒饱满的粮食,日子过得相当滋润。接着又被秦始皇派去当边防军司令,率领三十万大军进攻匈奴,战果丰硕。

下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