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好难啊。看片前,我完全无法预期会有甚么感想。

试映会在不安中开始。

片长大约两小时。

关于内容,恕我无法详述。但是,我能保证看过《卡美拉1》和《卡美拉2》而感动的观众,不必怕失望,一定会有新发现。

金子导演没有食言,对谈时我提出的问题「为甚么怪兽总是在日本开打」,他给了完美的解释。

还有,感觉得出导演的坚持。金子先生很讨厌别人把卡美拉视为乌龟怪物,一向坚持卡美拉不是乌龟。

他的坚持有了成果。片中的卡美拉不是乌龟,而是堂堂正正的怪兽。

话说,先前对写观后感的不安,在电影开播不到十分钟时便消失殆尽。因为脑海里浮现一句话──这些人玩得十分痛快。「这些人」指的是金子导演、樋口特摄导演,及参与电影制作的所有工作人员。这种玩的方式真是赏心悦目,因为真心在玩,观众也感受得到他们的兴奋之情,连带也乐在其中。

金子导演表示,这是最后的卡美拉,真令人遗憾。

美妙的「诈骗」娱乐 一九九○年剧团四季《Sleuth/侦探》东京公演简介听到「推理小说」这字眼,大家心里会涌现怎样的印象?多数人想到的应该是命案吧,而且不是单纯的命案。现场得是完全的密室,或尸体旁留有神秘的死前讯息;凶手成谜,要不就是或唯一的嫌犯有无庸置疑的不在场证明──为何会出现这种小说?自然是有人想看。可是,为甚么会想看呢?

我个人的想法是,人类有「想受骗」的渴望。

当然,一般人是不会想受骗的。没人会因遭背叛或伤害而高兴。既然如此,又为甚么会有愚人节?难道不是人们有时会情不自禁地为高明的骗术拍手喝采的缘故吗?

简单地说,每个人终究都想追求某种程度的刺激。「恰到好处的骗术」,也许是为平淡的日子略微提味的香料。

只是,很显然地,恰到好处的骗术仅能带来有限的刺激。话虽这么说,若骗术成为「恶意的陷阱」,也没人会得到幸福。

这就轮到创作上场了。透过创作,试着让诈骗成为娱乐。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属推理小说。直到故事尾声,都不断误导读者做出错误的推理,在最后一期才大翻盘,令读者惊讶──这不是「诈骗」是甚么?

为欺骗读者,作者构思种种圈套,设下陷阱。读者受骗上当时,虽懊恼得直跺脚,却也大呼痛快。当然,作者并非每次都胜券在握,冷不防亦会被读者看穿企图,尝到败北滋味。作者想必会暗自发誓「下次一定要设计出更精采的骗局」,设陷阱的人与被陷害的人在此斗智,可说是诈骗娱乐最大的魅力所在。

然而,如今在日本,这一类的推理小说不停锐减。愈来愈多的作品,尽管具有解谜的构架,但称为冒险小说、悬疑小说或恐怖小说更为恰当。事实上,是「谜」的种类逐渐有所不同。以人心之谜与社会结构之谜为焦点,不再着重谁是凶手与行凶手法的作家成为主流。

单单「推理」小说的名称已无法充分代表这些作品,于是最近有愈来愈多的人称之为 mystery。以往将重心放在诈骗的作品,则被称为本格推理小说或本格 mystery,归进 mystery 的一种。

我虽写了「在日本」,但这类变化在欧美更早发生。《Sleuth/侦探》可说是此一过渡期的故事。

主角安德烈?韦克是侦探小说家。如前所述,依时下的说法,应该叫本格推理作家,但由于剧中采用的是「侦探小说」一词,故在此沿用。

韦克相信侦探小说是「高尚的知性乐趣」,生活形态也与之配合。

然而,时代潮流对他不利。人们的喜好转变,渐渐看腻侦探小说。好比出场人物之一的米罗?汀斗便说:

「那个世界充斥着冷酷、阶级的仇视,及无法期待有所交流的平面人物。(中略)所谓的侦探小说,是落伍又自以为是的人,因不肯面对人生而阅读的三流娱乐。」连韦克本人也有侦探小说人心不再的自觉。正因如此,他才更坚持于知性游戏,只盼有人能欣赏。他的这份执着,正是故事的重要支柱。

第一次看这出戏是二十多岁的时候。当时,我的创作仍以本格推理小说为主,每天都在思索布局和塑造意外的凶手,所以非常能理解韦克对传统侦探小说的坚持。

看完戏,我写了一则短篇。以英国为背景,描述曾是名侦探的老人,数十年后遇到一桩高明的悬疑案件,令他忆起过往。于是,跟不上现代犯罪潮流的老侦探,挺身奋起,试图作最后一搏。

小说题为〈名侦探退场〉。从主角的名字就知道这是看过《Sleuth/侦探》之后写的,因为主角就叫作安东尼?韦克。显而易见,是由安德烈?韦克与《Sleuth/侦探》的作者安东尼?雪佛合成的,我想试着以自己的方式缅怀传统侦探小说。

不过,尽管安德烈?韦克深爱的老式侦探小说逐渐式微,但诈骗的娱乐并未凋零。即使是日本,本格推理小说的世界仍在自己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而《Sleuth/侦探》这出推理剧本身,也是一场美妙的诈骗娱乐。

首度观赏此剧,是在东京手套剧院。这座剧院是原原本本仿照英国正牌的手套剧院建成,扇形观众席包围中央的舞台,且坡度大得犹如研钵,构造很特殊。因此观众看戏时,是直接俯视舞台的。简单地说,就是能将演员瞧得一清二楚。

戏迷应该能明白我何以要写这些,因为「能将演员瞧得一清二楚」是观赏此出推理剧的必要条件。凝神细看演员的一举手、一投足,专注倾听他们的每一字、每一句台词,便会惊讶于陷阱准备之周全。或者干脆说,能够享受上当的快感。

还没看过这出戏的人,我就这么预言吧:恐怕从你进入剧场的那一刻起,便已陷入巧妙的陷阱。

针对《歌剧魅影》进行推理 剧团四季会报杂志《La Harpe》一九九九年六月号推理作家是种不幸的生物,只要瞧见具故事性的东西,不光小说,连电视剧、电影、舞台剧等,都不禁要针对其逻辑整合性检讨一番,无法克制。尤其遇到喜欢且观赏近二十次的作品,这个毛病就会变本加厉。后果便是,忍不住对作品中未描述的细节进行推理,自行编故事。对音乐剧杰作《歌剧魅影》(The Phanton of the Opera)也是一样,以下即为其中一部份。先声明,我完全没将卡斯顿?勒胡的原著考虑在内。

我的第一个谜,就是「为何魅影会栖身于歌剧院」。根据芭蕾舞教师吉瑞夫人的证词,在她小时候,巡回到城内的杂技团中有个「像怪物不像人」的人物。劳尔子爵则以「畸形」形容,但从魅影「遭业火所焚」这句话,可推知他丑陋的容貌是后天形成的。而他的头脑极其优秀,在建筑与音乐方面颇富才能,似乎是该名人物逃离杂技团,成为魅影。

但是,他在歌剧院地底的藏身处是怎么来的?毕竟依那地方的规模,不可能单凭一人之力,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打造出。何况,歌剧院还有好几个唯有他才晓得的机关,秘密通道便是其中之一。

以此推想,可合理假设歌剧院就是他设计的。再怎么说,他都会「为波斯王设计镜子迷宫」。当然,歌剧院另有挂名的设计师,但我的推论是,魅影在背地里操纵对方。若歌剧院在他逃离杂技团时已存在,事情或许是发生在歌剧院大幅整修之际。当然,那位挂名的设计师,及知晓秘密的工地负责人,都已遭他灭口。他们的遗体肯定长眠于地下的湖底。

之后,魅影似乎连舞台上演的歌剧都想亲自操纵。从吉瑞夫人的证词「一直支付魅影薪水」,可知他与前经理拉菲尔之间有私下交易。

但是,拉菲尔为何不报警?关于这一点,顾虑一般人的眼光是合理的解释。很显然地,一旦魅影的事泄露出去,客人就不会再上歌剧院。

话虽如此,团员们似乎隐约发觉有甚么东西藏身于剧院。其中知道最多的,就是负责道具的布克与吉瑞夫人。尤其是吉瑞夫人,经理多半动不动就找她商量吧。由其后来的言行举止推论,建议经理最好不要忤逆怪人的,很可能就是她。

为这惊险的均衡状态带来微妙变化的,不用提,当然就是克里斯廷?达耶的出现。

魅影受到克里斯廷吸引的理由容后再述,他无论如何都希望她成为歌剧院的当家花旦。然而,这一点拉菲尔却没有依从。应该是说,无法依从吧。当时卡洛塔已建立起巩固的地位,即使拉菲尔身为经理,也无法突然将她从当家花旦的位置拉下。

于是,魅影展开种种骚扰。卡洛塔大叫「这座歌剧院怪事不断」,可以想见那些骚扰是相当明显的。

另一方面,魅影不断对克里斯廷进行特训,为取代当家花旦做准备。此处,我好奇的是,他们到底在哪里特训?我不相信是地下的藏身处。因为从《汉尼拔》一剧采排结束后,魅影与克里斯廷相处的情形推测,她是当晚才知道镜子的机关及地下的藏身处,甚至头一回直视魅影的样貌。

依我的推理,秘密特训的地点是克里斯廷父亲长眠的墓园。魅影想必也是在那里首度现身她面前,毕竟他是从十字架后方,以去世父亲派来的「音乐天使」之姿登场。话虽如此,他并未让克里斯廷明确看到自己的身影。对克里斯廷而言,墓园里的特训宛如在「梦中」。而且,正因她认为那是音乐天使,才会全心信赖他。

明明已是大人,却开口闭口「爸爸、爸爸」的,克里斯廷显然有恋父情结。我认为,魅影可能是凭这个弱点抓住她的心。

但是,魅影怎会想到这种手法?此时,我脑海浮现魅影的告白:「连母亲也对我厌恶到极点,叫我戴面具遮丑」。换句话说,最先让他意识到自身丑陋的是母亲,而教他戴面具遮掩的,也是母亲。

是的,魅影的内心深处亦暗藏强烈的恋母情结。正因如此,他才能看出克里斯廷的恋父情结。

思索至此,魅影为何会受克里斯廷吸引,答案便显而易见,多半是她让魅影忆起母亲。魅影难道不是想从她身上寻求没能从母亲那儿得到的东西吗?

从某个角度来看,魅影其实没有长大,才会在令人毛骨悚然的藏身处放置猴子玩具。留下这个玩具消失,代表他终于不再是依恋母亲的孩子。

「脸」与面具 二○○二年剧团四季《歌剧魅影》京都公演简介我还是国、高中生时,偶像歌手频繁地出现在荧光幕前。他/她们确实外貌出众,歌唱实力却不怎么值得赞许。即使如此,唱出畅销歌、获得成功的他们,被问到将来想从事甚么活动时,都是这么回答的:

「我想挑战演戏或音乐剧。」

那大概是我初次看到、听到「音乐剧」一词。不知何谓音乐剧的我,把音乐剧的程度和他们的歌唱实力及演技画上等号,将音乐剧理解为「没甚么大不了的秀」。

日本人,尤其是日本男性,对观赏舞台剧感兴趣的原本就很少。身为一般日本人的我,在二十好几岁前也从未看过舞台剧,一直对音乐剧怀抱错误的认识。

这样的我会看起音乐剧,是有原因的。二十七岁时成为作家,写几部作品后,我便陷入瓶颈。主要是身为作家的背景太薄弱,只晓得学生和上班族的生活是怎么回事,也难怪题材受限。有一天,我下定决心,往后甚么事都要留意、甚么事都要感到好奇,严禁推托没兴趣。

光说不练可不行,我打算以过去从不感兴趣的事当创作题材,于是选择古典芭蕾。我去采访芭蕾舞团,向芭蕾大师请益,一听说有公演,即使有些远也去观赏。一开始虽是硬逼自己,不久就渐渐研究出兴趣。最后,我感兴趣的对象便扩大到所有的舞台艺术。

这时,《歌剧魅影》上演,是我一向没好感的音乐剧。但是,既然禁止自己先入为主地讨厌,加上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我认为不能不看。究竟会看到怎样的风貌呢?我怀着既期待又害怕的心情,前往位于日比谷的日生剧场。

在那里,我遇见到一生难得几回有的邂逅,《歌剧魅影》太棒了。我错误的认知,遭开演几分钟后造访的冲击(看过的人当然明白我指的是甚么)一举打碎,接着我便为惊喜淹没。歌曲、戏剧、演出、音乐、美术,在在无可挑剔,真是一场完美的娱乐盛宴。

连续数日,我的亢奋依旧,非常想再看一次。于是我跑了好几趟日生剧场,却怎么看都不厌倦,每到剧场一次,就想着下次。随着公演地点更换,我也一路跟往大阪及名古屋。其实,几年前我曾到加拿大,听闻温哥华正在上演《歌剧魅影》,便立刻去看。我也不记得至今到底看了多少次。

据作家赤川次郎先生说,音乐剧入门者的第一出戏若是《歌剧魅影》,实在非常幸运。出色的音乐剧虽多,但就各方面均有可看之处的观点而言,没有其他作品可与《歌剧魅影》相比。继《歌剧魅影》后,我也看各式音乐剧,并学会如何欣赏各部作品的优点,但仍忍不住思索,倘使接触作品的顺序不同,会有甚么结果?我指的不是作品的优劣,《歌剧魅影》有一种魅力,无论是老戏迷还是入门者,都会为之着迷。

二○○一年,我前往仙台观赏。听说今后将增加在地方都市的公演,如此精采的娱乐只有大都市看得到未免太可惜,我真想为剧团四季英明的决定鼓掌。

二○○二年,《歌剧魅影》前进京都。得知这个消息,我在庆幸的同时,也觉得有些不甘。因为我是大阪人,京都是学生时代经常约会的地点。那时要是有上演《歌剧魅影》,就能安排十分帅气又知性的约会。

当然,京都有数不尽的可看之处,且无一不是美不胜收,但这些美都建立在排除西洋文化的基础上。而堪称西洋文化代表的音乐剧来到此处,会擦出甚么火花?我心底不禁有些期待。

让我稍微提一提内容。这部作品如宣传板所示,是关于「面具」的故事。但是,其中描绘的并非仅有魅影戴的面具。若说是倾注心血刻画其他出场人物所戴的无形面具,也就是「脸」,亦不为过吧。

女主角私会魅影,学习歌唱。由于有一张不愿示人的「脸」,才会产生悲剧。她的情人基于对魅影的愤怒,不得不撕下贵公子的「脸」。歌剧院的前任老板明知魅影的存在,却将剧场卖掉,及早脱身。新老板对艺术的喜好不过是表面的「脸」,只要能赚钱,即便是八卦消息亦来者不拒。因自己受到怠慢轻视而狂怒的当家花旦、明知真相却保持沉默的芭蕾舞教师,每个人都戴「脸」这张面具。

面具原就是用来隐藏脸的东西。戴上面具,没人会认出我们的真实面貌,没人会看穿我们真正的心声。别知道不该知道的事,人才能活得踏实,第二幕一开头的〈化妆舞会〉也唱出这样的心情。

然而,人类懂得视情况运用不同的「脸」。事实上,这比戴面具更糟。我们无法从面具中看出任何端倪,却经常因「脸」读取错误的讯息。

这么一想,在本剧中唯一不断真心以对的,便只有魅影一人。因为他没有骗人的「脸」。一向为「脸」饱受折磨的他,放弃了脸,摸索生存之道。前半部有一幕是女主角揭开他的面具,但他之所以大怒,并不是有人看见他不欲隐藏的容貌,而是他不愿忆起想忘却的事。

每次观赏本剧,我都不禁慨叹,「脸」真是可怕。不光是美丑的问题,对人类而言,那是武器,也是堡垒。正因明白这一点,最后才会忍不住心疼残忍的魅影吧。

写得有些长篇大论了。欣赏这部作品,不需要多说。只要敞开心胸,享受目不暇给的迷人世界即可。

我确信,《歌剧魅影》将暂时成为京都的「脸」。

上一章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