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顿·劳森照片图片

克莱顿·劳森

4 部作品

克莱顿·劳森(1906-1971)是美国推理小说作家、编辑、业余魔术师。他成功的创造了一个侦探形象,一位经营着魔术用品店的专业魔术师——马里尼大师(The Great Merlini)。在他的四部推理小说中也经常运用到他丰富的舞台魔术经验。1940年,他还创作了四篇关于魔术师唐·迪亚弗罗(Don Diavolo)的短篇小说,这个魔术师曾经出现在马里尼大师系列小说的其中一个章节。“唐·迪亚弗罗是一个最喜欢躲在格林威治乡下地下室里研究诡计的魔术师,这个地方经常发生杀人事件,因此警察们常去拜访他,不是把他作为不可能犯罪的嫌疑人逮捕就是请他去帮忙破案。” 劳森出生于俄亥俄州的伊利里亚,父亲克拉伦斯·D,母亲是克拉拉(史密斯)·劳森。他八岁的时候就成为了一个魔术师。1929年娶凯瑟琳·斯通为妻,同年他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他们一共有四个孩子。之后他搬到了芝加哥以画插图谋生。 他的第一部小说《死亡飞出大礼帽》于1938年问世。 他是美国推理作家协会(MWA)的四个创始人之一,并提议每年为不同类型的推理作品颁发爱伦·坡奖。他的所有作品都写于MWA成立之前,但是1949年和1967年,由于克莱顿·劳森对推理小说和MWA(包括创办了MWA会刊《严刑逼供》)的杰出贡献而得到了爱伦·坡特别奖。 劳森还喊出了MWA的第一个宣传口号:“罪无可恕”。1963年起,劳森成为《埃勒里·奎因推理杂志》的编辑,一直到1971年去世。 马里尼大师的作品至少有两部被改编成了电影。其中一部是《奇迹待售(Miracles for Sale)》(1939),是根据《死亡飞出大礼帽》的故事改编的,但是片中没有一个角色叫做马里尼,取而代之的是罗伯特·杨扮演的“摩根大师”。另一部是《不死的男人(The Man Who Wouldn’t Die)》(1942),劳埃德·诺兰担任主角,根据《没有棺材的尸体》改编,马里尼大师的角色则由作家布雷特·哈里迪笔下的私家侦探迈克尔·谢恩所代替。 1951年,克莱顿·劳森创作的30分钟电视系列剧《透明人》试播,但是没能继续往下制作。这部电视系列剧由杰罗姆·托尔担任主角扮演魔术师马里尼,由芭芭拉·库克扮演他的助理朱莉,E·G·马歇尔则出演反派。 1971年3月1日,克雷顿·劳森与世长辞,享年64岁。

作品列表 作者推荐
/kb/9315/克莱顿·劳森照片图片

死亡飞出大礼帽

作者:克莱顿·劳森 | 完本

魔术师萨巴特死在一个不折不扣的密室。 房门紧锁,尸体瘫倒在地面一个巨大的五角星上,身边还写有一行奇怪的咒语。 神秘的案件,应接不暇的诡计,误导的大集合……想像一下一本推理小说,包含两起密室杀人和一起不可能消失,一群魔术师们的聚会,tricks应接不暇,魔术心理无处不在,奇怪的尸体形状,诡异的纸片,缺页的书,截断的手帕,misdirection的大集合……这就是这本《死亡飞出大礼帽》,真的可以称得上超级棒得作品。 伟大的马里尼亲自出马,在魔术师劳森最精彩的密室作品当中大显身手。也许一切都是那么顺其自然,就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而后来的人想要超越,怕是很难了吧。毕竟有些东西,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因为前人留下了肩膀。但有些肩膀早已随着前人进入坟墓,我们即使挖到三口棺材,也看不到撒旦之肘,只能用自己的双眼和脑,对着那仅存的作品,进行自己的理解和复原。 身为推理小说读者,我觉得我有这样的责任。 但这个世界没有永恒的潘多拉魔盒,一打开,就发生所要发生一切,在这里,只有深入,和更加深入,以及更加更加的深入。 这就是我仔细一字一字看完作品后,最大的感触。也许现在的小说变了很多,发展了很多,流光溢彩了很多,但有些东西,不费尽心力,是很难达到前人高度的。 总的来说,这部作品值得慢慢的品位。

/kb/9381/克莱顿·劳森照片图片

无棺之尸

作者:克莱顿·劳森 | 完本

暴君般的大富翁杜德利·沃尔夫把找上门来的勒索者一拳击毙,尸体埋入地下。没想到,勒索者变成了一个——鬼!这个能穿墙而过的鬼,把沃尔夫一家吓得半死。伟大的魔术师马里尼受聘解开鬼的真相,却只见事态越来越糟。鬼开始动手杀人了…… 本书是著名“推理巫师”克莱顿·劳森的*后一部长篇小说。本书故事由马里尼和哈特领衔主演,它以一种喧闹、惊险、刺激而极富逻辑的方式上演着,死而复生、连续密室、如魔术般绚烂的表演,为劳森的推理小说长篇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1942年的《无棺之尸》是劳森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这部马里尼和哈特领衔主演的大戏,以一种喧闹、惊险、刺激而极富逻辑的方式上演着,死而复生、连续密室、如魔术般绚烂的表演,为劳森的推理小说长篇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密室的黄昏与巅峰 密室小说的发展历程几乎与推理小说的发展历程一样,但具有相当的黏性。推理小说在不同的时期有着鲜明的流派以及流派之间的纷争,而密室则犹如一条涓细的小溪般,源远流长,极富生命力。总有一小群人聚拢在一起,彼此以离奇而诡异的谜题互相挑战,回归最原始的神秘圆桌聚会,将脑力游戏发挥到极致。 密室是推理小说中最匪夷所思的类型。高空溺死的尸体、地下复活的死人、冰箱里逃生的艺术家……密室早已不再是那个下底上盖,四周石墙的封闭世界,无数的作家对密室这个题材的外包装进行着各式花样的翻新。密室的诡计也不断地旧瓶装新酒,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劳森可以说是热衷密室的作家中,比较保守的一位。他原本就是个魔术师,深谙各种魔术手法和观众的心理。他不会允许自己去写一曲山崩地裂的狂歌,也没有如卡尔般一个形容词便渲染出深入内心的恐惧。他只是一位魔术师,力求将合理、可能、现实的手法以推理小说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甚至不借采用一些非侦探小说元素的极端手段,以保证自己的良心安稳。他是一位特殊的推理小说作家,因为他的灵魂浸透在魔术师的血液之中。而这,也是劳森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密室本就是一个不现实的推理谜题,却有一群人为此付出全部的心血。诞生得比推理小说还早的密室小说,随着推理小说洪水猛兽般的发展而潺潺汇集,经历了许多年的小打小闹、挫折、开拓和积累,最终在卡尔的时代汇为洪流。当一件事物的发展达到巅峰的时期,就是他开始走下坡路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他会眼睁睁看着那些他们并不屑的东西从身旁冉冉升起。密室最好的岁月,也就是密室最辉煌的绝唱。20世纪40年代,密室这类纯脑力游戏的题材存活了下来,而其中能够写出饱含逻辑、情节设计、复杂人物关系和惊人诡计故事的,就那么几个人。更而恰好,这些人是常在一起讨论的好朋友。劳森,就是其中的一员。

/kb/9314/克莱顿·劳森照片图片

天花板上的足迹

作者:克莱顿·劳森 | 完本

《天花板上的足迹》是密室大师克莱顿·劳森的密室巅峰之作!降灵会开始前,在斯凯尔顿海岛尽头一栋有闹鬼传闻的古屋里,患有怪病、不能离开房子的女主人琳达暴毙……现场房门紧锁,一串脚印清晰地印在墙面和天花板上……暴雨袭来,船舶被人破坏,各怀鬼胎的众人困在了孤岛之上。相貌英俊、皮肤殷蓝的阿诺德,神秘失踪的海盗宝藏狂热爱好者佛洛伊德,美丽动人却忧心忡忡的维瑞尔小姐,形迹可疑的前黑帮头目兰博,神秘的发明家埃拉·布鲁克,心机深沉、别有图谋的灵媒拉波特夫人,看似与案件毫无关系的盖尔医生和瓦托斯上校……凶手到底是谁?伟大的魔术师马里尼再次挑战不可能犯罪! 旷野恐惧症 房间另一头,一扇窗户的顶部敞开着,屋外的夜空突然炸开了一道闪电,闪耀过后就消失了,被低沉的雷声吞噬了。骤雨急降,拍打着窗户玻璃,窗帘哗啦哗啦地扇动着,布鲁克穿过房间,关上窗户。 “有没有别的电话?”我问道,虽然已经猜到了答案。 西格丽德摇摇头。“琳达的房间里有,但只是这部的分机。医生没有电话。”她快步移动,打开靠近门边的一个衣柜,拿出一件雨衣。“给你,”她抛给我,“我们去找海德森。佣人房在后面。他得跑个腿儿。”她拿出另一件穿上。 从她吐字清晰、干脆利落的说话方式和迅速却一丝不苟的穿衣动作,我知道,她在运用她所有的自制力,努力把注意力集中在措辞和动作上,而不去胡思乱想。 “我能找到他,”我说,“你最好待在这里。”

/kb/9310/克莱顿·劳森照片图片

断项之案

作者:克莱顿·劳森 | 完本

马里尼正准备带着他新设计出来的“断项女郎”去参加美国魔术师协会,哪知那“断项女郎”竟被一名神秘的女孩盗走!带着一丝对神秘女孩的疑惑,马里尼与罗斯来到了“非凡的汉纳姆综合马戏团”,随着马戏团老板被离奇谋杀,团团迷雾将马戏团牢牢攫住。该案和老板之女是否相关,又跟被盗的“断项女郎”有何联系?让我们静待伟大的马里尼将之一一解开。 本书的作者曾以“马里尼”之名登台表演魔术,所以这名字便自然见诸他的小说,如此遂有推理史上名动一时的“魔术师侦探”——马里尼大师。 一切皆有可能!集会通常是一种杂乱无章的,乱哄哄的公众活动。我猜测“古代历史学家协会”每年的秘密会议、“全美尸体防腐者协会”,甚至“美国革命女儿会”的左翼社团集会都会出现混乱的时刻。但是一群魔术师、耍硬币的人、纸牌高手、幻术大师、测心术者、催眠师和口技表演者的集会绝对是一个壮观的场景,是一种令人难忘的体验。和我所见到的景象相比,《爱丽斯梦游仙境》中的疯狂的帽子商人的茶会都显得端庄得体——像量子力学专家的研讨会一样枯燥而古板。 那些心灵手巧的代表们在过道上、升降机上、桌子上表演他们高超的骗人技巧。我相信在这里,所有得到公认的物理定律和逻辑定律都被推翻了;是的,我见到的把戏精彩纷呈。我感觉自己走进了游艺场的怪屋,四周都是扭曲的镜子。经过两天两夜的高密度的骗术轰炸之后,我自己也尝试了一个小小的隐身术。在星期天凌晨三点,我悄悄地回到了我和马里尼共同租用的房间,用唯一的一把钥匙锁好了门,然后爬上了床。 不到一个小时之后,我被惊醒了。房门洞开着,房间里烟雾缭绕,一大群魔术师在说着行话。

/kb/9072/

雪人

作者:尤·奈斯博 | 完本

雪人,尤·奈斯博。初雪的夜晚,小男孩从噩梦中醒来,惊觉妈妈不见踪影,院子里凭空出现一个不知是谁堆起的雪人。他当圣诞礼物送给妈妈的粉色围巾,就围在雪人的脖子上,一排由黑色卵石组成的眼睛和嘴巴在月光下闪烁,雪人凝视着屋子,仿佛在微笑……一封署名“雪人”的匿名信,开启了警探哈利•霍勒对新近女性失踪案的调查,观察力敏锐、又略显神秘的女警卡翠娜也加入了调查小组。接连失踪的那些女人似乎有着奇怪的共同点。是什么隐秘的动机在驱使罪犯连续作案?以“雪人”为杀人记号的冷血犯人究竟是谁?总是徘徊在酒醉与清醒之间的哈利沉迷于扑朔迷离的案情,越来越无法自拔,几欲疯狂。就在他即将揭开“雪人”真面目的当口,前女友萝凯也被卷入这场致命的追缉。哈利必须牺牲自己,才能救回爱人…一九八〇年十一月五日 星期三 这天,天空开始飘雪。早上十一点,大片雪花从无色天际落下,入侵鲁默里克区的野地、庭院、花园、草地,犹如来自外层空间的白色大军。下午两点,利勒史托市出动扫雪机。下午两点半,莎拉·齐纳兰小心翼翼地驾驶她那辆丰田卡罗拉SR5,缓缓行驶在克罗路的独栋洋房之间。十一月的白雪铺在蜿蜒起伏的乡间道路上,宛如替马路盖上一层羽绒被。 莎拉觉得这些房子在白天看起来很不一样,以至于她差点开过头,错过了他家的车道。她踩下刹车,车子猛然刹住。她听见后座传来呻吟声,朝后视镜望去,看见儿子摆出一张臭脸。 “不会花太久时间的,宝贝。”莎拉说。 她看见车库前方的积雪之间露出一大块黑色柏油路面,心知那个位置停过一辆搬家卡车。她觉得喉头紧缩,只希望自己并未来得太迟。

/gw/8515/

午夜的孩子

作者:萨尔曼·拉什迪 | 完本

我(萨利姆·希奈),是午夜孩子中神通最大的一个。我的外公阿齐兹是克什米尔人,曾在德国学医。他是印度近、现代史的见证人,他又使我的家族既有印度古老的文化背景又有现代西方文明的自由精神。我母亲阿米娜是外公的第二个女儿,她的前夫为逃避军方的逮捕离开了她,行前留下一封休书。阿米娜后来再嫁给德里的商人阿赫迈德·希奈,他们便是我的父母。1947年初,随着印巴分治日期的迫近,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教派冲突日益激化,流血事件不断发生,在希奈家住的穆斯林区里,在一次冲突的关键时刻,已怀孕的阿米娜挺身而出,制止住本区冲动的群众,救了一位印度教青年的性命。为报达救命之恩,这个青年让自己的表兄为阿米挪看手相,预言她孩子的未来。预言家说,这孩子将有两个头,并将未老先衰,未死先亡。这些专人费解的谶语使阿米娜惶恐,但多年后竟一一应验。印度教徒的暴力组织“罗波那”向希奈等穆斯林企业家勒索赎金,声称如不交钱就放火烧他们的企业。希奈等人由于阴错阳差没能把钱交到勒索者手里,结果企业被付之一炬。事后,希奈听从老朋友纳尔里卡尔大夫的劝告,趁大量英国人离境、孟买房地产贱如尘土之机,在盂买大买房地产,并移居孟买。阿米娜住进纳尔里卡尔的诊所待产。同时住进去的还有卖唱歌手文基的妻子,她也马上就要临盆了。其实她未来的孩子是她与英国老爷梅斯沃尔德偷情的产物。 1947年8月15日零时,当印度全国欢庆独立时,这个私人诊所中同时降生了两个孩子。在一片忙乱中,仇视富人的护士玛丽,乘人不备偷换了两个新生婴儿的名牌,使穷孩子有了一个阔家庭,富孩子有了一个穷童年。所以我成为卖唱人的孩子,而卖唱人的儿子湿婆(印度教中破坏之神的名字)才是阿米娜的亲骨肉。这个谜底10年后才被拆穿。我被抱回希奈家。由于我与印度独立同时诞生,我的照片被列登在《印度时报》上,并收到总理尼赫鲁的一封亲笔贸信。信中说我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将是新生印度的一面镜子。护士玛丽原是为讨好自己的情人、激进分子菲力普才干下调包的罪行,事后却发现菲力普已经弃她而去。她对自己的罪过感到后悔,又不敢承认,于是自荐作了我的奶妈,以求赎罪。玛丽住进我家后,发现废弃的钟楼上夜半有人活动,十分害怕,便报告了警察。警察发现那是通缉的要犯菲力普,并将他击毙,而钟楼是他的炸药库·玛丽为此悔恨终生。 我从9岁起开始具备心灵感应能力,进而发展成为能够每天午夜与分布在全国的午夜孩子们通话,并使他们所有人的灵魂集中到我的内心中来开会。出身于不同种姓。宗教、阶级、社会集团的孩子们,在这个会议上谈自己的生活、理想,发表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于是这个会议真正成了现代印度社会的缩影。这些午夜的孩子们,有的能随意改变自己的大小,有的能在时间的长河中任意旅行,有的能随意出入镜面,有的能随意改变自己的性别,有的能比鸟飞得高,有的能比风跑得快……但神力最大的是主子钟敲零时整的我和湿婆,我的灵魂能钻入任何人的大脑,知人心事,而湿婆有一双威力无比的神膝、打仗战无不胜。他在贫寒中长大,生就了只重物质利益的观念和残忍的性格。他父亲为了使他可以终生有一份讨饭收入,曾想打碎他的膝盖,他却以神膝夹碎了父亲的手腕。在讨论如何解决现存的社会问题时,我主张所有午夜孩子团结一心,以善改造社会,湿婆却主张暴力。在我与他之间出现了领导权之争。 父亲由于投资上的失误一下子变得囊空如洗,从此陷入酒色争逐的颓废生活。而性无能则使他与阿米娜的关系更加恶化。我发现母亲与其前夫、红色分子纳迪尔暗中往来,决意警告她,止她从别人的遭遇中汲取教训。我早就发现邻居、海军上将萨巴尔玛蒂的妻子丽拉与电影大王卡特拉克偷情,便把这情况以密信方式通知了将军本人。设想到此举竟造成将军杀死电影大王、重伤妻子、他本人被判刑30年的严重后果。我在一次与同学打架的意外事故中,被挤断一节手指。在医院治疗中,发现我与父母血型不对。这件事再加上菲力普的鬼魂的督促,终于使玛丽讲出当年调包的真情。希奈原怀疑阿米娜不贞,此时更是变本加厉地虐待她。这使外婆忍无可忍,带着阿米娜、我们兄妹和新寡的舅妈皮亚到巴基斯坦,投奔已成为巴基斯坦高级将领的女婿左勒菲卡尔将军。我作为将军的亲戚,参加了军方推翻政府、实行军事政变的策划和行动,并得到后来的巴总统阿尤布·汗将军的赏识。 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午夜的孩子们受到自己所属社会集团日益巨大的影响,矛盾趋于尖锐化,午夜的会议陷入一片混乱,绝大多数孩子感到失望,退回到自己的生活圈子中去,会议名存实亡。停战后,我被父母骗到一个医院,强行做了治疗鼻子的手术,这个手术使我丧失了与午夜孩子们神交的能力。战后父亲对印度绝望了,我们全家移居巴基斯坦。行前,我将出生时的照片、总理的信等纪念品放在一个破地球仪中,埋在花园里,这标志着我与午夜孩子们神交时期的结束。我在巴基斯坦长大成人,参加了印巴战争,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后来我作为逃兵与难民碰到了一个午夜的孩子——巫女帕瓦蒂,她用魔篮装着我,混过军警盘查,将我带进印度。我还见到了在印巴战争中成为万人崇拜对象的战争英雄、印军军官湿婆。帕瓦蒂爱他,他却对她始乱终弃。最后帕瓦蒂肚子里怀着湿婆的儿子嫁给了我。在印度实行紧急状态法的岁月里,我和绝大多数午夜的孩子成了甘地夫人的心腹之患,因而备受迫害,只有湿婆飞黄腾达。但甘地夫人下台后,他也成了阶下囚。后来,一个被他抛弃的钢铁大王的妻子闯入监狱,用手枪将他打死。而我未老先衰,一如算命先生所言。但我寄希望于未来一代。

喜欢该作者的人也喜欢
正在加载